体育对幼儿智力影响之感知觉

文 / 早晨的小太阳
2019-12-31 00:50

感知觉影响深远

感知觉的发展是人类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外界刺激是全方位的,眼、耳、鼻、舌、肤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环境中同时接受外界信息,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完善与否却有很大差异,这就出现了有的人平衡性好、协调性好、控制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运动和认知能力好,而有的人则出现较多问题,社会适应能力差的现象。

研究证明,由于神经完善功能造成的平衡、协调、控制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运动和认知能力不足的人群,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体育运动来进行改善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感知觉对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感知觉是人与外界事物保持接触的关键,没有感知觉就不能形成记忆、思维,想象等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是获得经验的源泉。

感知觉也称简单知觉。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依照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来划分,则与前述感觉水平种类的外部感觉相接近,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肤知觉五种。 复杂知觉是一种综合的知觉,它须多种分析器同时参与活动,知觉的对象、内容也较复杂。按其所反映对象的性质来划分,复杂知觉可分为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

感知觉(如视觉、听觉、触摸觉、运动觉等)是人们对于各种事物属性的认识,它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幼儿计数能力通过视觉、运动觉得到发展。3—4岁幼儿通过视觉——看和运动觉——用手点数来感知数量,手口不一致;4—5岁幼儿视觉、运动觉协调能力增强,能手口一致点数;5—6岁幼儿只通过视觉就可数数,不用通过运动觉点数。

幼儿对物体的大小、形状,是通过视觉、触摸觉来辨别的。3—6岁幼儿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能辨别出物体近大、远小。3—4岁幼儿在辨别物体形状的过程中,只能通过手掌触摸,粗略辨别;4—5岁幼儿能通过视觉基本掌握简单平面图形;5—6岁幼儿会用之间触摸整个轮廓,视觉也随之运动;6岁幼儿已能较精确地感知平面及立体图形。

幼儿在空间知觉上表现为:3岁是能辨别上下;4岁时开始辨别前后;5岁时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即3—5岁幼儿只能辨别自身上、下、前、后的方位;5—6幼儿能辨别他人的上、下、前、后方位,但对他人左右方位的辨别仍感到困难。

幼儿对时间的感知比空间要难得多。因为幼儿可通过视觉、听觉、触摸觉来认识具体 的客观物体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关系,而对时间,只能通过生活中或自然界经常出现、更替的现象来感知,幼儿总是结合具体的事物来感知时间。

总的来说,幼儿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比较模糊。

体育运动对幼儿感知觉的影响

智力的基本活动是通过感知觉来搜索与分辨事实。在学龄前阶段,幼儿的智力变化发展十分迅猛,这个阶段智力发展变化的敏感阶段,也成为感知觉发展的关键阶段。

儿童的感知觉需要通过身体活动完善起来体育运动能够提高参与者视觉的敏锐度以及感受性,构建视觉分析器和运动及皮肤分析器之间的暂时联络,因此使得学龄前儿童的感知觉得到形成与发展,也奠定了儿童思维发展的基础。

幼儿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对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有较高要求,在运动过程中需要调动运动感觉、视觉、听觉等多种知觉参与并协同活动,特别是完成上下、左右、前后、远近、里 外、高低等复杂的空间动作,而成套动作要求会更高。

例如:儿童在学习健美操、武术、篮球与趣味体育游戏过程中,需要能分辨左右手和脚,能够辨清左右转向,还能在动作中灵活应用;同时运动练习中包含了大量的时间和知觉要素,要求儿童能精细分配和估计完成动作的时间和掌握各动作间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在练习中需要儿童根据节奏的变化准确地把握动作的速度,这对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练习中,对别人和自己身体运动的正确知觉非常重要,即使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动作,如手形的变化、脚腕的屈伸、头部的摆动等细节动作,对机体协调而有顺序的工作都有一定的要求,经过体育运动的练习,儿童的感知觉能力会得到不断提高,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全面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