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说谎”是不诚实的表现?大错特错了

有时候幼儿把一些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经发生的去描述,把一些想得到但是没有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甚至是身临其境,把自己当作游戏中或者动画片中的人物。大人们有时会觉得这是不是孩子有“说谎”的坏毛病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这是2-6岁的幼儿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中,这个时期的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而这个时期幼儿的想象既有形象性的特点,又有从未亲身经历过、现实中尚未存在或者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新颖性想象。

贝拉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儿童很想要一个小车,但是还没有得到,他会跟同伴说我已经拥有了;幼儿很想去一个地方玩,虽然还没有去,但是也会描述给同伴自己已经去过;给幼儿讲一些童话故事时,有些儿童会把自己当成故事里的小公主、小王子等等。

简单来说,这个时期的幼儿有时候说的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或者是异于常理的创作等,是正常的表现哦。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加以询问,了解事实的真相,弄清幼儿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而不应不分青红皂白的予以严厉的斥责,这样会妨碍到幼儿时期的想象力发展。成人应当耐心的指导幼儿,帮助他们分清想象与现实。

贝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从教育心理学以及儿童发展理论的角度,对于幼儿想象力发展可以给家长们以下一些育儿小建议: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往往幼儿对于事物的了解和感知越具体,想象力就会越丰富,语言表现力也会大大提高哦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日常生活中,可以陪伴孩子多多阅读绘本,家长们绘声绘色的讲解中,可以让幼儿对于事物的想象更加丰富;也可以多多带幼儿去户外接触新的事物,让宝宝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这个时期的幼儿大多都是再造想象为主,也就是说从看过、做过的事情出发进行想象,所以家长们要积极为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在游戏中家长们要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幼儿的想象没有正确与否,家长们要多多鼓励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