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聪明不聪明,从手上就能看出来…别不相信,有科学依据

文 / 离开的样子
2020-02-01 09:01

芽芽妈从前和闺蜜们聚会谈论的都是男朋友、老公啊、包包啊、化妆品这些,可自从升级都为人母后,我们朋友聚会的核心话题就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娃!

有次聚会朋友丽娜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娃聪明的不要不要的,都没怎么爬就已经学会走了。另一位朋友欣欣则有点担心地说道,自己的孩子太不省心,没有安静的时候,刚拆完一个小汽车马上又去拿蜡笔画画,画了没一会又回去玩贴纸,两只小手似乎永远停不下来,就这样家里的玩具都拆坏了好几套了,家人都被这个淘气包累得不轻,简直是太透支家长的精力了,恨不得塞回肚子里去!

听完她们的描述,芽芽妈就忍不住帮助他们分析起来,丽娜的说法其实并不正确,宝宝走路越早,与宝宝聪不聪明没有任何必然关系。走路,是宝宝肢体大动作和精细化动作的训练,而宝宝聪明与否,与宝宝的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有关,两者本质上关系不大。而且不会爬很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走路。相反的,欣欣家的宝贝却很可能不是个麻烦宝宝,而是孩子聪明的一种表现。芽芽妈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就得从孩子手部运动的发展讲起啦!

1

孩子手部发展的重要性

手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人在一生的生活及工作中都离不开手。手的动作主要是精细运动的发展,这在婴幼儿智能发育中非常重要。手也是认识事物某些特征的重要器官,是使用和创造工具的工具,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

通过手的动作,可使婴幼儿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和联系,使婴幼儿知觉的完整性和具体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因此,促进手的动作发展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因为:

1、手的操作可以直接促进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和相互协调。

2、幼儿通过玩玩具及亲自操作生活用品,可以更快掌握使用物体的方法,对日后孩子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大有裨益。

3、幼儿通过手的操作,能更全面立体地认识同类物体的共性,因而使知觉更加具有概括性,并为概括表象和概念的产生准备条件。

所谓“心灵手巧”,就充分说明手与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是因为孩子的手上有很多神经,当他们动手指的时候就会刺激到大脑,而当手探索事物的时候,大脑开始接收手传递给它的信息,大脑的工作造成神经元的链接,而链接得越丰富,孩子的大脑就发育得越好。而大脑的发育,使手部的动作越来越精细,手部的活动越复杂,投入的智力就越多。所以这一阶段抓紧对他的小手进行训练是不可忽视的。

很多对大脑的开发训练都是通过不断练习手上的灵活度来实现的,所以宝宝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是非常重要,但是家长往往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在大动作的发展上,没有足够关注宝宝手部精细动作的锻炼。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还认为:手,总是和心理活动连接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孩子的心理发育和孩子手部运动的发育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孩子的小手是越发灵活,也预示着他的心理发展得越好,在独立性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也会更强,那么就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探索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本领也会越大。

实际上孩子手部的那些精细动作并不是孩子让人很操心的事情,反而是孩子聪明不聪明的表现,从手上就能看出,智商高低也会在手上有所信号。所以说,孩子手部运动的发展和他的脑部和心理发展同等重要,而且是脑部和心理发育的强大助力。

PART

2

孩子手部能力的发展过程

0~3个月

0~3 个月的宝宝,手会本能地抓握,比如抓住你的手,还会抓着东西摇晃。

这个时候,你可以让宝宝平躺在柔软平坦的床或者毯子上。一边唱儿歌,一边轻拍或揉搓他的手和手指,启发感知力。

你还可以轻轻摇动拨浪鼓或其他能发出声音的玩具,然后,把玩具放在宝宝的手里,让他拿住,哪怕是片刻,也能锻炼手部能力。

对于3个月以内的孩子来说,父母可以多去轻抚孩子的手背,来帮助刺激孩子张开小手。同时也可以让孩子经常去抓握您的手指,等他抓紧的时候,再将您的手指往外拽,同样可以刺激孩子的小手。

4~6个月

当宝宝快半岁的时候,他的抓握力已经非常强了,手掌也变得愈加灵活。这时宝妈们要让他们开始练习爬行,大人可以拿一个东西放在稍远的地方,让宝宝爬过去拿住。

但是芽芽妈想提醒家长,这个时候的宝宝抓到什么东西都会第一反应往嘴里塞,这样做是非常不卫生的,那些物品上可能有很多细菌,对孩子的健康不利,所以一定要注意用具的卫生。

7~9个月

是熟练运用双手的阶段,视觉变得敏锐,看到东西能够眼捷手快地抓在手里。您可以引导孩子的小手做各种动作:拿、放、敲、扔、移、转、撕……左手换到右手,反复触摸物体,促进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一些面包片、香蕉丁等大小、软硬适中的食物,让幼儿用手抓着吃,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幼儿玩积木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把抓住的东西放开;把积木放在幼儿够不到餐垫上,引导幼儿通过拉进餐垫来取得积木;鼓励幼儿双手拿着两个玩具对敲,培养手的灵活性。

10~12个月

锻炼幼儿拇指和食指的协调性具体方法:给幼儿买些适合的绘本,练习翻页并培养阅读的兴趣;练习用拇指和食指将瓶盖打开再合上的动作;把小积木放在布或者纸下,引导幼儿将布或者纸掀开后取出积木。

13~23个月

此阶段是孩子精细动作的重要形成阶段,您可以设计多种道具,让孩子充分利用手指做各种控制运动,穿洞、倒豆子、拉抽屉、推倒物体、叠塔、嵌板、插花、……由“手巧”促进“心灵”。

24~36个月

孩子对每项学习都充满热情,您可以使孩子做的事物更加复杂多样,进一步发展首脑协调能力,可以准备一些花花绿绿的纸,和幼儿一起玩剪纸游戏;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描画或填色游戏,进一步发展幼儿首脑协调的能力。让孩子享受于自己的手工劳动,并深刻体会到劳动创造的价值。

有些父母觉得,孩子的智商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没法改变,如果夫妻两个智商平平,也不会对孩子的智商寄予太高期望。其实这样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虽然决定智商的因素,很大一部分是先天的,但是后天的智力开发也绝不能小视。

在日常生活中,应及时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合适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家长要尽量做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家长要耐住性子,让孩子自己动手,不要嫌孩子做的慢做的不好就主动帮孩子承担了。并且在孩子独立做事的同时要善于称赞孩子,对他们给予肯定,树立信心,进而鼓励孩子力所能及地去多动手帮助别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