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孩子雨和雪》:分离是生命永恒的主题
前几次,我分别写了细田守的《未来的未来》、《怪物之子》、《夏日大作战》,今天这一部动画,依旧是细田守的动画作品《狼的孩子雨和雪》。如果看过细田守动画作品的观众对细田守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东西一定不陌生,家族亲情以及人和人的羁绊,都是他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要素。也可以说,他的动画作品是这些“内核”支撑起来的。
动画导演山本宽曾说过:“如果问我‘21世纪有动漫吗?’我会说,‘仍然’有。这个‘仍然’就是对细田守先生所抱有的期待。”这位被寄予如此厚望的正是继宫崎骏,今敏等老一辈动画导演闭幕之后,正在日本崭露头角的新生代动画导演——细田守。2011年,细田守创立了自己的动画电影制作公司“studio地图”。在2012年夏季,该公司上映了第一部作品——《狼的孩子雨和雪》,再度获得东京动画奖的“年度动画奖”。这是细田守继2006年、2009年之后第三次获得该奖项,并且也是连续3部作品获得该奖项的导演。

另外,在这部动画作品中狼人父亲的死去这个设定其实源自于细田守从小的人生经历。二战后的日本面临着重树统合国民意识形态的局面。对战前的日本人而言,生存的意义和精神的依靠不仅限于家庭,更有“国家”“天皇”和“共同体”,但战后的民主主义改革使得“国家”“天皇”“共同体”失去了存在的意识形态基础,当“国家”不再是人们“自我认同”的坐标轴之后,“家庭”逐渐成为绝大多数人们确认自我的根本,成为人们几乎唯一的“生存意义”。
但是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全面推进,日本男性的社会压力急剧增长,许多男性迫于生计长期加班工作,往往早出晚归,甚至长年出差,这使得他们的父亲职责难以履行,孩子们也就很难与父亲建立紧密的亲子联系。细田守就是在那种父爱缺失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以至于我们在他的动画作品中很少可以看到父亲这个角色的出现,然而这段缺憾尚未来得及填补,父亲又在细田守30岁的时候因病骤然离世,从此父子之间的距离再也无法拉近。这份空缺和遗憾,有意无意地在《狼的孩子雨和雪》中体现出来,死去的狼人就仿佛是自己的父亲,雨和雪的集合体就是那个幼年的自己。

在这部动画作品中,其实贯穿其中的主线仍旧是爱,而这次在爱这个总集下,分离同样是爱的子集之一。从母亲生出雨和雪是一种分离,雨和雪从母亲肚子里出来,是一次分离。雨和雪从依赖母亲的幼儿到逐渐成为能自我独立的孩童,这种和母体的分离是第二次分离。雪最后选择作为人类活在人类社会,而雨最后选择作为狼活在山林间,她们二人在动画最后都离开家开启了自己新的旅程,这就是接下来所说的第三次分离,和家的分离。
可以说,雨和雪在成长过程中,是从分离中不断成长的。他们的三次分离也代表着他们从启蒙到完全精神独立的过程。无论分离有多疼,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它自己。
第一次分离:分娩
出生,是一个人遭遇的第一次重大的分离。
而在动画中,如果按照严格要求来讲,雨和雪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他们是狼人和人类的结合体,是混血儿。在拥有狼的野性的同时保留了作为人类孩童的天真。动画中一直有一个画外音作为整个故事的解说,那是姐姐雪的声音。她讲述了母亲和父亲的相遇,结合全过程。一切都很美好,母亲也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宝宝,雪。因为害怕生产过程中生出来的孩子是一匹狼,所以母亲选择自己在家中生产。
分娩的过程在动画中被隐去了,但我们完全可以从母亲汗湿的的头发还有气喘吁吁的语调中看出,分娩是一位母亲最痛苦的经历。而且她生产的还是狼人之子,这更加加剧了痛苦程度,没人知道生产出来的到底是狼还是人。从母亲的角度看,是孩子从母体中温暖的子宫中的一次分离,从幼儿的角度看,这是一次母体的痛苦分离。
分娩是幼儿生命历程的开始
雨和雪是从母亲的肚子里分娩出来的,母亲的子宫是多么舒服。它是温暖的摇篮,是营养的摇篮,是什么都不需要担心、没有痛苦的摇篮。但现在,他们的身躯要被赶进一个狭窄的通道,要有很长时间,这个痛苦的过程才会结束。最后,他们还有一个糟糕的结果----赤裸着来到一个冰冷、嘈杂、陌生而且自己完全无能为力的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糟的结果吗?但是这却是他们生命历程的开始。

而且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研究发现,相对于自然分娩的幼儿,剖腹产的孩子挫折商明显偏低,难以承受挫折。在动画中,雨和雪都是母亲自然分娩的产物,在他们成长过程中,雪的活泼和雨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挫折的态度也截然不同,雪更愿意尝试改变自己,融入集体。而雨更愿意独立思考,不依赖母亲。这样的结果对幼儿来说可以明显称之为挫折商很好的状态,这也算是这部动画对这个结论的一个论证。
分娩的三种分离
成熟分离:自然分娩的过程中,在结束的一瞬间,当母亲将新生儿拥在怀里时,爱意会达到一个顶峰。虽然这一刻是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但经历痛苦的折磨后,在甜蜜的爱意中,两个人仿佛又变回了一个人。和上面所说的一样,自然分娩的幼儿挫折商会更高,就如果动画中所呈现出的那样,母亲分娩雨和雪是是采用的自然分娩的状态,在雨和雪出生后,他们依偎在母亲身边,而母亲对他们的愿望是只要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够了,不会用母亲的身份去试图绑架自己孩子走自己为他们铺设的路。母亲花和动画中的孩子就是一次成熟分离的体现。拒绝分离:难产是拒绝分离。哪吒在妈妈肚子里待了三年零六个月才处世,这一传说的寓意就好像是,在母亲完美的子宫里多待上一段时间,会让我们更强大。这个大受欢迎的情节似乎代表了我们的愿望:拒绝与母亲的子宫分离。

单纯分离:这种形式的分离分为两种,一种是选取一个好日子生下孩子,仅仅是为了美好的寓意和一个吉日。另一种就是有的母亲因为种种原因并不爱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而分娩就意味着怀孕这个痛苦过程的结束。花之所以和雨、雪的亲子关系这么牢靠,我认为是他们一开始的分离就是成熟的。自然分娩的疼痛是母子之爱的一种高峰。雨和雪是画和狼人自然意志的结晶,他们的出生也就意味着家庭的完整,如果没有经历这个疼痛,母亲的生命知觉会产生断裂,她会恍惚认为,孩子是医生创造出来的。这样一来,亲子关系从一开始就出现了断裂。这也是我认为细田守高明之处,他从动画最开始开始向观众传递一种隐喻,亲密的亲子关系是从一开始就打下良好基础才有资格讲述后面的爱的故事。他深谙家庭和亲密关系的表达方式,细田守正是在告诉一些母亲,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痛苦而决绝自然分娩,就像不能因为痛苦而拒绝分离一样。
第二次分离:与母亲“分手”
与母亲的心理分离,可以说是雨和雪一生中最关键的分离。正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分离不是来自于外界力量的压迫,而是来自于自身精神的内化,才最终和母亲花有一场成熟的心理分离。
分离是因为要迎接挑战
因为狼人父亲的意外离世,花的家庭一下子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们的生活处处充斥了挑战。他们依靠着父亲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存款生活,而一个女人还需要带两个懵懂无知的幼儿。生活的挑战促使花需要重新决定今后生活的走向。他们搬到了乡下一个安静的大房子里,雪很喜欢这座建筑,她不停在狼的形态和人的形态中来回切换,她很开心自己有了全新的生活。而雨却一直呆在母亲身边,不愿离开,不断催促着母亲,我们快回去吧,我不喜欢这里。而母亲一个人在门前的菜地里种菜,雪一个人在山间玩耍,雨则乖乖的呆在母亲身边,但突然他们发现,家中慢慢开始有了有了他人的造访,他们两人第一次见到陌生人都惊恐的躲到了母亲身后,他们第一次接触到人类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交往,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意味着,他们需要慢慢和之前那个依赖母亲的自己“分手”,独自探索陌生的人类世界。

到了上学的年纪,雪先上学。她第一次完全离开母亲,要独自面对社交,同学,学习。她第一次入学仪式局促不安,因为她知道自己是狼人,第一次身处众多人类之间。她频频回望母亲,希望母亲给予关注。随后,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同。这种不同并不是来自生理上的不同,而是来自她和普通女孩的爱好不同,别的女孩喜欢漂亮的发卡和闪亮的物件,而她喜欢收藏小动物的尸体和腐烂的干尸。这说到底是物种不同所带来的习性不同,只是彼时还是幼儿的雪又如何知晓?这也同样意味着,她需要慢慢和从小的本能“分手”,不借助母亲的帮助,才能更好的融入人类社会。

雨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也进入了学校上课。而姐姐不同的是,他逐渐感受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了。他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每天都呆呆望着窗外的风景,无心上课,更无心融入集体。他的不合群遭到了高年级同学的霸凌,明明是一只狼,却低头不言不语。这和《BEASTARS》中的格雷西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都在压抑自己的本能,不给他人添麻烦。正是雨在绘本上看到,大灰狼是被他人讨厌的存在,自己是否一样不被他人喜欢,除了母亲,没有一个人接纳自己呢?其实在上学的过程中,他也在不断反思自己,认识自身。这也意味着,他不再是一直跟在母亲身边的“跟屁虫”,不再是在母亲怀中撒娇的大狗,而需要和他从小认为自己是不被接纳的这种认知以及母亲”分手“,独自思考,做出自己的选择。

幼儿与母亲的三种心理分离
成熟分离:幼儿内化了母亲的形象,有了自己。但幼儿有了自主性,他形成了主动、积极探索的特质。拒绝分离:如果母亲不愿意与幼儿分离,或错误地什么都替幼儿做主,从而阻碍了这个心理上的分离过程,那么幼儿就会形成依赖症,现在他特别依赖母亲,长大后他会不断依赖其他人,附着在他人身上。单纯分离:母亲不理解甚至根本缺乏理解幼儿的意愿,也决绝与幼儿分享他探索世界的情感和体验,幼儿会陷入孤独症。他可能会极度自恋,也可能会换上孤独症。

而动画中雨和雪对母亲的心理分离前文已经阐述,他们的分离开端是学校。而他们的分离正是体现了他们与母亲的成熟分离,雪通过学校意识到她更愿意融入集体,成为一个文静的小女孩,她穿裙子,学习,她感到快乐。这是她自我意识的萌芽,而这些作为母亲的花根本没有任何干涉,甚至帮她做了一件漂亮的蓝色裙子,以这件裙子为契机,雪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认同和默许,她终于成为了集体中的分子,她也开始独自探索外面的世界,解锁更多的人。她从小知道,母亲总在身后看着她,给了她无形中更牢靠的安全感,从小她自主性就比弟弟强,以至于她去了学校,更主动,更积极的融入了集体。这是她与母亲成熟分离的一种内在体现。
而雨和母亲的心理分离也是一种成熟分离的体现。只是他选择的路和姐姐的完全不同罢了。他从小喜欢阅读,他是从书籍中产生了对自我的认知,而不是从外部世界总结出自我生存的法则的。这是他的性格使然,但也正是他的优势所在,他更能思考和觉知。他感受身边事物变化的速度比姐姐高,也足够敏锐,关键是他的思考深度。他其实思考的不就是我们所探讨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吗?他在不断思考中得出了结论,我是狼,不是人,我要回到山林中去。正是思考,促进了他和母亲的成熟分离。
第三次分离:与家的分离
与家的分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从幼儿园开始,直到变成成人才基本结束。当然,有些人一辈子都完不成这个过程。
雨是被环境重塑,最后决定与家分离
雨和雪分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雨要成为一匹孤独的狼,而雪让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姐弟两的人生轨迹交叉而行,这里不会批判两姐弟的选择孰优孰劣,这是他们的个人选择。看似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但他们的选择本质都是与家的分离。

雨自从在学校成为不合群的”怪人“后,已经很少去学校了。他跟随母亲去做大自然观察员,看到了里面的一匹狼,虽然在动画中,并没有展现出他和那匹狼有实质的交流,而是透过栏杆,彼此嗅闻彼此的味道,这其实是动物之间的交流,不一定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他开始不去学校,频繁的进入山林,他成为了山中霸主,一直狐狸的学生。他慢慢找回了野兽的直觉,他学会了观测地形,狩猎,以及保护自己的方法。他在后来和雪的交谈中,希望雪也成为老师的学生,学习兽的生存技巧,而非人。在和姐姐的打架过程中,雪明显不是雨的对手,只能夹着尾巴逃跑。雨的兽性已经完全被环境重塑,他获得了成长。

就像《奇葩说》詹青云说的那样,分离从来不是代价,分离就是成长本身。雨成长了,同时也明白,自己以后的归属是自然而非家庭。所以在那个暴雨倾盆的晚上,他没有和母亲打招呼,离开了家。这符合狼的天性,他独自一个人踏上了自己的征程。
为什么很多人不理解雨最后离开家的做法,还为花感到不值。
我看到很多评论说,花养了一个白眼狼,无视母亲的付出,甚至连后面母亲追出去在树林里追赶他时头也不回的继续向前走,导致母亲跌落,昏迷。下方有很多评论在说付出了这么多,最后这个结局值吗?言下之意就是付出和回报之间不是对等的,导致了他们心理产生不平衡。雨的做法其实在心理学上是完全解释得通的,他并不是不爱家,而是他也有他的选择。花一开始央求雨不要离开,试图用情感勒索来留住他。可一旦自我认知萌芽,很多试图挽回都会是徒劳。最后花被雨救下,放在了平地上。这是他们母子最后的会面,花在梦中梦到了逝去的丈夫。她意识到如果自己真的爱他,爱不是执念,而是放他离开。她哭着说,我还没有为你做什么啊。
言下之意就是,花从来不认为,自己之前的付出很辛苦,她的付出不是为了雨的回馈,而是为了使她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而之所以,这么多人不会理解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孩子当做了一个”物“,而不是人。听起来好像是危言耸听,但实则这样的父母并非少数。这让我想起在《邪恶人性》中的一个故事,一位母亲不能接受孩子有任何自主权,女儿的寝室永远不能关门,母亲任何时候都有权利走进她的房间。女儿11岁,母亲心血来潮将她的头发染成了金黄色,但女儿怎么反抗都没用。女儿讲话时,母亲说不定任何时候就能让她闭嘴,而有时又拼命去挖掘女儿内心世界,问她想什么。30岁的时候,女儿不能说话了,身为教师的她,不能说话了。

这就是那位女儿与母亲形成的一种潜意识模式,关系越亲密,她就越没有自己的空间,而她维护自己空间的唯一方式就是不说话。因为母亲怎么侵扰她的个人空间,只要不开口,母亲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在这种意识模式影响下,她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关系,当从疏远变成了亲密,她就会失语。这种失语,只是捍卫了她的隐私空间。
而正如同下方一些评论一样,他们认为他们有权利去支配一些事物,他们把孩子认为是父母生养的”物“,他们认为父母是有权利分配孩子的资源,更能支配孩子的选择的。所以他们不理解,雨的离开实则是对自我独立的捍卫,而花最后放他离开的选择更是一种成熟分离的象征。
不过,无论母亲如何,他们长大了,都不可能如同小时候那样依偎在母亲身边。因为,母亲在孩子心中已从”无所不能的神“还原为有很多缺点的普通人。这时他们需要新的“神”。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偶像去认同,从偶像的人格中汲取养料,以成为自己。在雨的心中,他的偶像就逐渐从母亲转移到老师--狐狸身上了。这时候的分离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在雨和雪的生命中,母亲花为他们点燃了生命的烛光。点燃这烛光的人,却丝毫不企图在你心中占据重要地位,丝毫不想控制他们。她来了,点燃了烛光,又走了,就仿佛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这样的过客,我称之为他们生命的拯救者。我们的生命原本就是在不断的分离中才产生了温暖,它会让我们更温暖。如果我们本来冰冷,这样的温暖会融化我们心中的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