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家长素质各种成分中的核心

文 / 互联教育范
2020-02-21 16:30

家长素质是多方面的,而各种研究表明,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家长素质各种成分中的核心。它主宰着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是决定家庭教育方向与质量的关键。

家长的教育观念主要指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它包括家长的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教育观。

(1) 家长的人才观

家长的人才观是指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它与家长本人对人才的价值取向有密切关系,并直接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培养目标和教育重点。目前,很多家长把上大学作为孩子成才的唯一出路。

家庭教育中出现了重智轻德等现象,偏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据北京市八学前项目的调查,就家长教育子女的重点看,绝大部分家长重视幼儿身体及智力的培养,忽视对幼儿进行性格培养,这严重影响着一代新人的发展质量。

(2) 家长的亲子观

家长的亲子观是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它影响家长的教养动机。由于家长对亲子关系的看法不同,因此教养动机各异。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既是基于亲情的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也是亲密朋友的关系。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能够做他们的朋友。

(3) 家长的儿童观

家长的儿童观指家长对儿童的权利、地位以及对儿童发展规律的看法,它直接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方式。

(4) 家长的教育观

家长的教育观(也有称亲职观)主要表现为家长对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家长角色与职能的看法。它往往和儿童观相联系,并影响家长的教养态度方式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作用的发挥。有的家长否认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子女持放任的态度,把自己的职能局限于只养不教;有的家长过分强调教育的作用,忽视儿童发展的规律、水平以致拔苗助长,把家庭当作第二课堂。家长要正确认识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科学地实施教育,并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责任,自觉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任务。

总之,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家长的教养行为,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目前,家长往往普遍重视寻求好的教育方法,忽视端正自身的教育观念,这种治标不治本、简单照搬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家长来讲,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端正教育观念,这样才能正确、灵活地把教育方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因此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