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说出“我爸是李刚”的他,如今出狱后,家庭现状令人唏嘘
6年前说出“我爸是李刚”的他,如今出狱后,家庭现状令人唏嘘
文|朗朗育儿课堂(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著名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已经过去了很久,这句话现在很多人听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因为如果算起来的话,这大概是首个因滥用职权而被法律制裁的案件。其涉案人李启铭和父亲李刚,都没有逃过法律的落网。
把时间推回到2010年,在河北大学校园里,有两个女孩儿在路上玩轮滑。本来普通的一次玩乐,简单的练习,但是却改变了两个女孩儿的一生。面前疾驰而来的车辆,两位女大学生直接被别撞到在地,惊魂未定还没能得到肇事者诚恳的态度。
这位将两名女生撞飞的醉酒青年,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李刚之子,因为他的酒后驾驶,”致一死一重伤,但是面对眼前而残局他没有半点的悔意,反而站在自己的车边狂喊:“你知道我爸爸是谁?我爸是李刚”。
但是他的一句话并没有获得法律的宽容,反而让自己的父亲被开除,自己也进了监狱,在里面度过了6年的生活。

此时一发生,网上的骂喊声接连不断,这位“官二代”的蛮横和狂野,无礼和无理立即引起网络一片声讨,“我爸是李刚“立时成为了网络“流行语”,充满着赤裸裸的讽刺。
在李启铭事件里,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一个在宠爱无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是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自己的错误与过失的。李启铭也好,在家里一直被老人、长辈宠着惯着的人也罢,他们终将为自己的不完整人格付出代价。所谓“惯子如杀子”,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前人用实践总结出来的道理。
“惯子如杀子”古言说的是什么道理?
1、父母的宠爱容易让孩子失去面对错误的勇气和能力
李启铭的事件可以说是赤裸裸的社会现实了,可能有的人溺爱自己孩子一生,也不会碰到这样的事情。然而,事情大小无法决定,可是背后折射出的问题依然陈旧。
比如,家里的玩具被弄的有些杂乱,当问道孩子时,他的第一句话一定是“这不是我干的”,再比如孩子在和他人出现矛盾冲突时,经常会说自己怎么样,都是别人的错。

溺爱之下,孩子连面对错误的能力和勇气都没有。
2、缺乏责任感
男孩子的担当和责任体现在对一个家庭一个集体的负责,而女孩子的责任和担当则是让她们拥有更多的能力和可能性。李启铭做错了事情,却不知道承担,而是把结果推给了父亲,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没有责任感的体现吗?
家长的哪些行为算是“溺爱”孩子?
1、包容孩子的一切情绪
火车站、超市里、广场上,我们随处可见大吵大闹,随意发脾气的孩子,虽说童言无忌,孩子也不是故意要打扰大家,可是幼儿不受控制的行为真的非常可怕,而且它不是不能控制和解决,而是家长们没有意识到、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
公众场合幼儿的各种失控行为显然不对,但是明确指出儿童错误行径的家长却非常少,这就意味着家长们对幼儿过分失控的情绪感知力低。

包容孩子的同时,也形成了“纵容”的后果,孩子行为不受束缚,自然容易变本加厉。
2、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经历过物质匮乏时期的人都不想再次回到那样的时代,也是因为自己小的时候受多了苦,所以这些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也和自己一样,忍受物质上的匮乏之痛,不被满足。在这样的思想之下,形成的结果就是家长无限度的宠爱孩子,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就算是无理的也要答应孩子,因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呀!可惜家长的爱总容易因此而培养出恃宠而骄的孩子,影响其人格发展。
正确教育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
1、不包庇、纵容孩子的错误
孩子摔倒了,家长二话不说就指责绊倒了孩子的桌子、凳子,或者用脚用力的踩地面,告诉孩子都是别人的错,害你摔倒了;孩子一不小心碰碎了一个碗,本来孩子觉得没有什么,可是一家人纷纷询问孩子怎么样,有没有事,都是碗的错,要“碎碎平安”。

家长们类似的事情万万不可重复了。这是对孩子错误的纵容和包庇,对于他的成长而言,只是少承担一个责任,可是对于其发展来说,一次次失去的是一份责任感和承担之心。
2、正视幼儿与他人的矛盾
经常看见邻居领着自己家的孩子去谁家里讨说法,觉得自己孩子又被人欺负了,肯定是别人家的小孩儿错了,诬陷欺负了自己家孩子,必须讨回公道。
实际上在与人来往的时候经常会发生冲突,这是必然的,家里几个人都难免会有口舌之争,更何况是同这些关系不深的人。因而,作为家长我们要正视孩子和他的朋友、同学产生矛盾的问题,最好引导孩子自己解决,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对方,也不能一有问题就找父母,这是孩子很好的锻炼、成长的机会。
3、学会将心比心
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同龄人,没有必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或者天生要被宠爱和拥护。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把家里的小公主脾气带到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将心比心,这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和素养。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个人的成长必须要有家长的呵护与陪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家长就要一味的包容和纵容孩子,适当的面对自己的错误,学会承担,就算有后果又何妨,孩子还小,有机会重头再来,等到年过半百再犯下滔天大罪,就真的无力挽回了。
今日话题互动:大家对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呢?大家又是怎么处理的呢?欢迎分享。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