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的幼儿是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

文 / 华大应用心理
2020-02-29 16:32

点上方蓝色字体

来到 #华大温暖小屋#

『 给予孩子怎样的世界形象?』作者:钟洁琳

原创: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3-6岁的儿童,是如何看待外面变幻中的世界呢?

当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儿童又会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呢?是否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些问题我们不断地在寻找答案,我们害怕因为疫情而改变了儿童的心理状态,然而,事实上,真的一定会吗?

3-6岁儿童的心理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强烈的好奇心。

想象力突飞猛进的时刻,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会比原先要丰富的多,儿童会不断向家长追问“为什么?”

2. 开始有了同伴交往。

此刻他们会乐于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会发展出合作和竞争意识。

3. 以模仿的方式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社会学习理论的倡导者班都拉进行了一场BOBO玩偶实验,三组托儿所的儿童观看一部电影,影片中的成人走向一个成人大小的塑料娃娃,并且命令它走开,当玩具不遵循命令时,成人就表现出攻击性,对娃娃拳打脚踢。

第一组儿童观看到成人攻击娃娃后受到奖励,得到糖果(替代强化);

第二组儿童观看到成人攻击娃娃后得到了惩罚的结果(替代惩罚);

第三组儿童观看到成人攻击娃娃后没有任何惩罚或奖励。

之后让三组儿童再呆在有娃娃的房间观察他们的行为。

结果表明:替代惩罚/替代强化都会让儿童知道如果模仿坏的行为会遭到怎样的结果,从而改变了他们的行为模式。因为模仿是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法。

有一则社会新闻:儿童模仿动画片的飞行动作,仿照动画人物的行为真的从楼上坠落身亡。这都是需要家长警惕的方面,自此之后,动画片有关于危险动作的景象都会出现儿童不宜模仿的警示句。

4. 情绪为主要的行为表达。

你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社会情绪并未完善时,对自我的情绪控制能力不强,家长们常会说:这个孩子说两句就会哭鼻子。就是这个原因所导致。

5. 个性气质开始初步形成。

儿童气质说: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根据儿童气质九个维度:活动水平,规律性,趋避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度,注意分散度,反应阙将儿童分为:

A. 难养型气质,

B. 启动缓慢型气质,

C. 易养型气质,

D. 中间近难养型,

E. 中间近易养型。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它是与生俱来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可在教育中取长补短,有针对性的正向引导。

比如:儿童的适应性,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儿童刚入园时不愿上学的问题,这就是接受新事物,新环境的过程是否容易的体现,适应性强的孩子,大多数情况下是优点,但如果碰到在糟糕不良的环境里也同样接受不良影响,那就成为了缺点,所以对于适应性强的孩子,需要避免其与社会上不好环境的人和物的影响。

适应性弱的孩子,会遇到比如换了环境无法入睡;习惯了家庭饮食,不能适应幼儿园饮食。于是可能会要求家长请假留在家中,这时需要多创造儿童接触外界的机会,并且对其尝试和努力的行为及时肯定,以保持去努力适应的心理状态。但同时对适应性弱的孩子不要进行贴标签,比如:孩子就是胆小。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孩子的适应性弱的问题,在不能适应的环境里有警惕心和敏锐度,也能帮助孩子避开一定的风险。比如不会冲动地听从陌生人的语言,对陌生环境有一定的警戒心。

我们会疑问一个刚刚对外界有了强烈探索欲望,并且有模仿能力,个性气质又在初步形成中的孩子,对待宅在家里的隔离生活,有怎样的心理变化呢?

1. 强烈的好奇心,会让孩子不断提出关于疫情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我不能出门?”“我什么时候才能去幼儿园和小伙伴玩?”“病毒是什么?”“我会死吗?”此时,需要家长合理的陪伴,并且科学的讲解,为孩子正确认识什么是疫情。不过度宣传恐怖情绪,这会让孩子自由想象,强大的想象力会导致孩子将病毒与死亡直接划等号。可以用拟人的方式,又或者绘本故事的形式讲解病毒的科学认知。

2. 非凡的模仿能力,可以让家长树立楷模形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待疫情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假如此刻家长不能树立积极正面的心理能量,将会引导孩子产生恐惧与过度担心的情绪。

3. 不能阻断的同伴交往。

可以利用网络和通讯设备,帮助儿童在此时与同伴朋友保持友谊行为,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4. 帮助儿童学会控制情绪。

家长此刻可能遇到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妈妈,我为什么不能出门玩,我要出去!”随后,可能会有情绪崩溃的肢体行为。此刻,家长可以用正向引导方法,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协同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

5.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宜当时当刻的行为表现。

我们不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而更多的是正向引导。就像在疫情中因父母都需要隔离,独自一人必须去面对日常生活的那个孩子来说,我们不能直接评价他就是不勇敢,而是给孩子建立日常的安全感,不断鼓励他成为更独立的孩子,并且更加细心地去照料其身心,并且保证孩子每日能够与曾经有安全感的人保持日常交流。此刻离他最近的人将是行为模仿的对象,这个人对待世界的看法将会深深影响孩子的心理。

宅家的幼儿是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他们可以不会恐惧,可以不会焦虑,可以不会退缩,关键在于我们给予他们怎样的世界形象。

【本周六】亲子专家在线直播

华大特邀亲子专家为大家带来免费线上直播课

NOW

扫码入群,和孩子一起上直播吧!

初级心理咨询师全新开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