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幼儿在家做到“三要”“三不”,轻松摆脱开园综合症

文 / 园长幼师通
2020-04-05 00:26

近期,我国新冠肺炎疫情趋于稳定,多地教委宣布初、高中开学时间,距离幼儿园开学时间也相信也越来越近了,大部分幼儿园开始做开园准备工作了,幼儿老师们也是喜忧参半。

开心的是终于可以见到孩子们了,但又担心班里孩子居家三个多月,一时适应不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流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幼儿园在此温馨提醒家长:开学即将到来,幼儿在家做到“三要”“三不”,静待开学。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三要”“三不”吧。


开学前,幼儿在家需做到的“三要”


一要:作息安排要规律

孩子在幼儿园已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假期很多父母觉得可以让孩子好好放松一下,不按时休息,晚睡晚起,甚至取消午睡,打乱了孩子正常的作息时间。

不良影响:

这样容易使孩子开学时早上因难以起床而哭闹,中午在园不想午休,下午活动没精神。

幼儿老师提醒:

充足的睡眠是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睡眠不足会使免疫力下降,幼儿容易生病。家长要尽量保持和幼儿园一致的作息时间,在晚上避免激动、激烈的游戏活动,可组织安静的亲子活动,比如看书,听故事。

坚持午睡很关键,如果作息时间已被打乱,那么在开学前一周一定要恢复作息时间,保证幼儿可以充分休息。


二要:自理能力要抓牢

这次疫情影响,时间比以往假期更长,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动作太慢,不如自己包办来的省事,但这样会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希望爸爸妈妈们可以适当放手,比如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服,收拾玩具,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不良影响:

孩子再去幼儿园的时候自理能力下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受到影响,有可能再次产生入园焦虑情绪。

幼儿老师提醒:

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耐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要:心理准备要做好

疫情影响假期延长,但是假期快结束的时候,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多的不安和忧虑。

不良影响:

孩子在假期里过得轻松自在,本来就不愿意再去幼儿园,如果受到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孩子就更不想去幼儿园了。

幼儿老师提醒:

首先,家长要相信老师,会照顾好和爱护好每一个孩子。

其次,在孩子快要开学的时候,家长可以提前告诉孩子即将开学,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

最后,可以通过憧憬开学后的有趣事件,来激发孩子入园的兴趣。


开学前,幼儿在家要做到的“三不”


一不:饮食习惯不能乱

很多家长想利用假期好好给孩子“补补身体”,给孩子吃太多大鱼大肉;进餐时间不规律;怕孩子吃不饱,追着孩子喂饭。

不良影响:

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在上学时不适应幼儿园的进餐时间,吃饭时不爱吃,独立进餐能力减弱,严重的还会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幼儿老师提醒:

假期中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水果蔬菜,营养均衡,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和快餐,少喝饮料。


二不:吓唬孩子不能做

孩子在假期里难免会有“小脾气”的时候,父母一时难以解决,经常会对孩子说“你再哭,明天就把你送到幼儿园”等这样的话吓唬孩子。

不良影响:

孩子听了当时可能就不哭了,但是这会让孩子对幼儿园和老师产生畏惧的心理,不愿意再去幼儿园。

幼儿老师提醒:

多跟孩子说一些幼儿园和老师的正面话题,孩子会更加喜欢上幼儿园哦。


三不:心理妥协不能要

由于疫情的影响,幼儿园为确保师幼生命安全暂时不能开学,但是一旦假期结束,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哭得撕心裂肺,大人心疼孩子,让孩子迟两天再去幼儿园。

不良影响:

孩子用哭闹“战胜”了家长的坚持,以后孩子如果还不想去幼儿园或者想要什么东西时,会变本加厉的用哭闹来争取父母的妥协。

幼儿老师提醒:

如果入园的过程断断续续,孩子的入园适应期就会变得更长,因此,家长不能妥协,要坚持送孩子入园。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园长幼师通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