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精灵幼儿科学常识—如何开展幼儿教育科学活动(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文 / 童奕之星幼儿科技
2020-05-06 20:09

童奕之星幼儿教育

公众号ID:bjtongyizhixing

关注

小精灵

幼儿科学

发现室

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今天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幼儿有关自然界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关心和兴趣,初步形成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正确态度,对幼儿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1

教师是科学探索活动

的支持者

Law

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意思就是说创造属于每个幼儿,而不是少数幼儿的专利。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尤其是自觉的活动,这些活动随意性强,幼儿参与时间自由度大,我们要及时发现幼儿的这些探索性活动并加以引导。在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平时在学校里,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偶发性的探索活动:小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雨过天晴,操场上很多的蚯蚓也会让孩子花费很长时间去观察……教师如能及时地发现这些偶发事件,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幼儿就会很有兴趣的深入探索,这就是对科学探索活动的支持。

02

选择有意义的科学活

动主题

Law

有意义的活动主题能使幼儿积极进行科学探索,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正规活动中的每一个问题,问题要富有启发性,既可以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可以从单一方向层层深入地激发幼儿思考。单刀直入,简明扼要的提问,多鼓励少命令,让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之下愉快地进行探索性思考,幼儿“学”的兴趣浑厚,使教育活动真正融于幼儿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幼儿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作用于同一种材料,用同一种方法作用于不同材料,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将自己操作过程的发现及结果与大家分享和交流。这样,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随时有新的发现和想法,善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说的话也多了。

03

幼儿科学活动应尽量

生活化

Law

在认识各种各样的车子时,我们先带着幼儿到马路上观察,在观察中幼儿随意地交谈,既让老师了解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又适时地丰富了幼儿的认知范围,在以后的各种活动中,如乘车或看到停放在一边的车子,再及时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为了让幼儿了解红绿灯、斑马线的作用,我们就带着幼儿到实地走一走,帮助幼儿把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进而为幼儿现在及将来的生活作充分的准备。

此外,应带幼儿走出教室,春暖花开的季节,带幼儿走进大自然中,一路风景、一路学问,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大社会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奥秘、感受着大社会的丰富多样,拓宽知识,激活思路。在自由宽松的远足活动中,幼儿的情绪是积极的,学习是主动并且具有探索性的,获得的经验是直接而又感性的。

04

多开展幼儿科学探索

活动

Law

自然界充满着许多诱人的奥秘,富于好奇心的孩子们总是喜欢提出各种问题或是亲手拨弄一下探个究竟,而科学教育往往以科学探索活动为主,操作性强,幼儿能在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中,无所顾忌地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操作探索,促使幼儿在操作中不断地开动脑筋,寻求答案。

操作探索活动是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提高探索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幼儿科学教育中,要有意识的为幼儿提供更多机会,鼓励幼儿有意识的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发现问题,并将幼儿的操作转化为动脑,多方面把握事物的整体属性,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幼儿对科学的情感不会从天而降,也不可能自然产生或突然发展,它需要在科学教育的具体探索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精心地孕育和培养,使幼儿科学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并能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扫码关注我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