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华伟大的教育!
如果在国际上提到中国,第一个想到的就会是礼仪之邦,如果提到日本就会想到的是高度文明;一个是东方大国,一个是东方强国。两个国家也被称为是兄弟之邦。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两个国家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又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中国与日本的教育。
前几天小编和一位阿姨聊天时,阿姨向小编讲述了她女儿的家庭故事。阿姨的女儿是在日本上的大学,毕业后与一位日本人一见钟情、情定终身,婚后育有一儿一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有一次阿姨去日本看女儿和小外孙优树,难得相见,阿姨和女儿都很欢喜,早上阿姨陪着女儿一起去送优树上幼儿园。阿姨看着优树手里拿着很大的水杯,背后又背着一个沉甸甸的书包,不由心疼起来。
阿姨赶紧上前一步,一手要从优树的手中把水杯拿过来,另一手又要去拿优树的书包,就在这时阿姨的女儿及时地阻止了她并告诉阿姨:“在日本,孩子的东西都是自己拿的,家长是不许代拿的,如果被老师看见,一定会教育家长的。”
走到幼儿园,阿姨看到幼儿园门口一个个攒动的小脑袋,每个小朋友的水杯和书包都是自己背着的,而父母的双手都是空空的。
听阿姨讲述完,小编的脑海中又浮现了一个画面,画面中,孩子又蹦又跳天真活泼,后面跟着的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一手替孩子拿着水杯、一手替孩子拿着书包紧跟着孩子的步伐。
一边是孩子从小的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一边是家长全部包办宠溺有加。两种教育模式教育出的也是两种不同的孩子。从小的自立会让孩子长大后自己学会解决一切问题,遇事不会退缩害怕。
而从小溺爱的孩子长大后,面对问题总会寻求帮助,找父母解决,也许这就是现在啃老族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吧!
在和阿姨的交谈中,阿姨给小编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优树很调皮可爱,一次,优树从楼上往楼下丢下了一根草棍,妈妈很生气的批评了优树,并让优树去楼下给邻居伯伯道歉,优树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自己不敢去就央求妈妈陪他去。妈妈告诉优树:“自己做错的事情,要自己承担,没有人会为你的错误去负责任”。
优树来到邻居伯伯的门口,敲开了门,伯伯看到可爱的小优树,微笑着问他有事吗?优树向伯伯鞠了一躬,愧疚地对伯伯说:“我不应该往楼下扔草棍,下次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伯伯邀请优树到家里小坐了一会儿,还陪优树聊了会儿聊天。最后走时,邻居伯伯还不忘送给优树一个小礼物。
过了许久,妈妈都没有看到优树回来,便有些着急去邻居家找优树,结果看到优树在邻居家的门口站着。优树告诉妈妈,因为妈妈说道完歉要在邻居家的门口罚站,然后才能回家。妈妈看到这时,心里就很欣慰优树的知错就改和听话。
听到这里,小编深深的陷入了沉思,脑海中浮现出叔叔和叔叔家孩子的画面。叔叔家的孩子和优树同龄,一次,叔叔领孩子去逛夜市。小孩子调皮就动了夜市老板的水果,夜市老板很生气地告诉小孩子不要乱动。
叔叔一听,不但没有管教孩子,并火冒三丈的向老板大吵:“他一个小孩子,碰一下你个水果又能怎么样?给你碰坏了吗?你就这么卖货啊!”
亲戚的理直气壮让在一旁的小孩子感觉自己做错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
一边是孩子犯了错误,及时去教育,并让孩子认识错误学会为自己做错的事情承担责任。另一边是包庇孩子的错误,自己的孩子是说不得、碰不得,孩子做错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一直护着。
这位阿姨告诉小编,“在日本的幼儿园就已经开始有体能训练了,而且日本人是高度自律,吃的都是少油、少盐、少糖低脂的食物,所以在日本的大街上很少能看到因身体疾病导致腿脚不灵活的人。”
中国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与手机为伴,小编几岁的儿子一天除了拿手机打游戏、就是拿手机看直播。很少愿意到外面去玩,即便出去走了几步道便会喊累。
近些年,孩子因军训晕倒送医院的报道越来越多。癌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年轻化,甚至有报道称:极个别的小孩子也得了癌症。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孩子的自杀率是全世界最高的,杀父弑母的新闻报道也一年比一年多。中国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到底是孩子有问题?还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
在公元7世纪初,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这些遣唐使不仅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回了日本,而且还把很好的把传统文化继承了下来,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整个日本、甚至东南亚,直至如今。
反观中国,我们在大量的引入西方文化同时也在否定中华传统文化,把一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定义成是封建糟粕。
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为教育的风向标,孩子的成长将偏离正确的航道。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孩子的未来会增加更多变数。如果我们一味盲目地迷信西方一些所谓的教育模式,孩子则有可能变成“香蕉人”。
西方教育模式固然有它的好处,但是也许会让中国人水土不服。我们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古圣先贤所留下的智慧宝藏也许比起那些所谓的西式教育更加适合我们的孩子。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提倡让大家重新认识、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恢复四个自信,尤其是恢复文化自信,也许对于国人来说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是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还需要加倍谨慎小心,考虑清楚,毕竟这会影响孩子的未来、甚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