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主任详解:幼儿多动症的主要表现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不服管教,没有耐心做事,上课调皮捣乱,小动作不断,一直安静不下来,这种情况下,家长就会怀疑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呢?那么,到底孩子哪些表现才是得了多动症呢?如果孩子真的得了多动症,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去帮助孩子呢?

一、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当孩子在听课、做作业或做其他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因外界刺激就分心。在学习或生活中不能注意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大意发生错误。 刻意回避、不愿意做需要较长时间集中精力的事情,做事拖拖拉拉,不能够按时完成指定的任务。丢三落四,丢失玩具、学习用品,忘记日常的活动安排。

二、平时小动作过多
孩子经常显得不安分,小动作太多,在位置上不能安静坐着。在教室等要求安静的场合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处乱跑或攀爬,一天忙个不停。
三、做事行为冲动
当别人讲话时随意插嘴或打断他人谈话,在老师的问题没有说完时就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打断老师上课。日常表现冲动,做事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候。经常和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造成不良后果。
四、学习上困难
孩子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不佳,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较低,致使学业成绩差,常低于其智力所应该达到的学业成绩。
五、对他人做出攻击行为或者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
攻击性行为属于品性障碍,例如辱骂同学,和同学打架,破坏公共物品、虐待动物、抢劫等,或者做出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如说谎、逃学、离家出走、纵火、偷盗等。

多动症是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5%,现有大约900万患儿。

那么面对多动症儿童,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老师家长应该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家庭氛围,让孩子感觉到愉快和温暖,要有耐心和信心,用正面教育或鼓励代替批评与强制方式。
2、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健康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帮助孩子消除不良行为,时刻鼓励孩子,让孩子有自信,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来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利于孩子性格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孩子早日康复。
3、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做一些有助培养注意力的训练和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思维及判断能力,引导孩子按照符合社会交往的原则来思考、看待问题。
陈青主任提醒您:为了减少发病率,在生活中,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如果发现不同于其他小朋友,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哦,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为孩子诊疗,这样才不会耽误孩子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