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基教育|如何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猴子捞月”外传
- 如何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阅读中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让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描述事物特征、表达故事情节中多看、多听、多说,可促进幼儿语言内容新颖、奇特、表达生动,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幼儿奠定良好的语言能力及语言素养,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育家卡伯曾指出:正是童年时的幻想引发形成了以后所有的创造性活动。在举国上下关注知识创新、技术更新的背景下,如何最大程度的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使更多的幼儿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01
在阅读中激发兴趣,在实践中引发思考
阅读不仅仅是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中既汲取到更多的“营养品”,也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思考和想法,以此作为切入口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案例:“ 我把月亮捞起来了 ”
小朋友们学习了“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为了让孩子深入的感知和理解倒影。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做了一个“水中成像”的实验。起初,孩子们用电筒的光照在水里,并用手去捞水中“光”。可是怎么也捞不起来。正当孩子们捞的热火朝天的时,一个充满了兴奋的声音穿透在整个教室中......“我把月亮捞起来啦!我把月亮捞起来啦!老师快看,老师快看。”棋棋说道。我满脸疑惑地朝声音的方向望去:“月亮在哪里呢?月亮捞起来了吗?”棋棋一本正经地说:对呀!你看,我这不是捞起来了吗?”只见棋棋右手拿起电筒,左手放在水里,然后将电筒对着水里的左手照射,电筒的光便出现在左手掌心。紧接着棋棋将左手和右手一起从水里往上平行移动,就这样电筒在水中的倒影便“浮出”了水面。跟着棋棋的步伐,其他的小朋友也努力的寻找着,就这样“猴子捞月亮”的系列活动便在我们的班持续展开了。

02
抓住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欲望
俗话说:儿童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创造力的动力。教师要尊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好问、好探索的天性,不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想象、创新的机会,使幼儿在“异想天开”的过程中得以发挥。于是我准备让幼儿以绘画的方式创编“猴子捞月”,在创编的过程中激发孩子们创造的欲望。
幼儿创编作品1:《像奶酪一样的月亮》
幼儿创编者:吴苗
幼儿年龄:5岁

“ 在一个夜晚,小猴子来到了井边,看到井里有一个大大、黄黄的东西,小猴子仔细看了看井里的东西,觉得很像奶酪。因为奶酪就是黄黄的,小猴子就想伸手去捞,但是它的手太短了,就叫了另一个猴子来,两只猴子就手拉手,挂在了树上,小猴子就把手向井里伸去,去捞这个奶酪,小猴子的手一碰到水,里面像奶酪的东西就散了,小猴子说怎么拿不到这个奶酪呢?另一个小猴子说:'你用两只手试试呢?'小猴子就把两只手放进了井里,两只手捧着奶酪,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奶酪真的在小猴子的手上了,两只猴子特别高兴,准备一起分享这个奶酪。因为是晚上,小猴子们在小河边,天也特别冷,所以小猴子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找了一些树枝,生起了火,在火上面放了一个锅,把奶酪放进了锅了,不一会儿奶酪就加热了,两只猴子就开心的围着火,一起吃起了奶酪火锅。”
幼儿创编作品2:《原来是月饼呀!》
幼儿创编者:王思齐
幼儿年龄:5岁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猴子非常的口渴,来到了井边,喝了好多好多的水。这时,它发现井里有一个亮晶晶的东西,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个亮晶晶的东西特别亮,把小猴子的眼睛都刺的很不舒服,小猴子就准备去水里拿这个东西,但是拿不到。小猴子发现,原来这个东西是在水的下面,它就跳了进去,游啊游啊,终于游到水底,把这个亮晶晶的东西,拿了出去,小猴子高兴地拿着这个亮晶晶的东西,看了又看,觉得这个东西和天上的月亮很像,小猴子就跑去找老猴子,对老猴子说:'你看,我找到了一个月亮,是不是和月亮一样呀!'老猴子笑了笑说:'你闻一闻,看看是什么?’小猴子放在鼻子边闻了闻,觉得很香,还有奶的味道,老猴子说:‘对呀,你找到的这个是月饼,可以吃的月饼,等到了晚上月亮出来了,我们一起坐在一起吃月饼吧!’ ”
幼儿创编作品3:《和月亮一起去外太空》
幼儿创编者:王紫棋
幼儿年龄:5岁

“有一天,一群猴子来到了水边玩耍,突然一只猴子叫了起来,水里有好多月亮啊!以前天上有10个太阳,怎么现在月亮也有这么多呀!猴子们快来,我们一起来捞月亮吧!刚刚把月亮捞起来,这个时候月亮开口说话了:‘你们救了我,我要带你们去外太空玩。’然后好多个月亮牵着好多只猴子,手抓着脚一个接一个上太空。可是有一只猴子的手很短,抓不住其他猴子的脚,于是它坐着飞船来到了太空。到了太空以后住进了一个美丽又豪华的宾馆。”
幼儿创编作品分析:
三位小朋友能结合原有故事情境,在充分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并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故事内容,结合生活经验和故事情境大胆发挥想象,将月亮比喻成是“奶酪”,将月亮假想成“月饼”,又将月亮拟人化“带着猴子去外太空”。重现生活中的某些经验或形成由别人说话引起的再造想象,在再造想象中加入自己的内容,在讲述时词汇丰富,且利用较有逻辑性的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在讲述过程中不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及舞台表现力。
03
阅读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小妙招”
1、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扩展孩子思维。
2、在阅读中用丰富多彩的讲解形式、让幼儿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
3、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4、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对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作成图画书。

幼儿阶段的创造力有无限的可能和较大的收缩空间。儿童的创造力也是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形成和发展的。作为成人,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发现和支持孩子的每一个“奇思妙想”,并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激发孩子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发展幼儿语言创造力。
SHU JI EDUCATION
太阳的幸福,是给人以光明;
月亮的幸福,是给人以温馨;
老师的幸福,是让每一位孩子茁壮成长;
愿每一位孩子都能感受爱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