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

文 / 工羿
2021-03-06 00:27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但是,不一定所有的父母都是最好的老师,时刻检讨自己的言行、锤炼自己的品德是为人父母、为人师表的重要条件。

我们知道,人生是分不同阶段的,每个阶段,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特点,他应该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这就是人生规划。

我们古代的教育家曾经对人生规划做出过非常精彩的描述,那就是“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四个阶段的人生教育理念。

什么叫幼儿养性?就是当一个小孩0~6岁时候,这是他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6岁之前他应该完成识字任务,顺利通过阅读关。家养正,就是在6-13岁,要背诵10万字的经典文意。

少年养志,就是在他13~18岁时,要他多读名人传记,要他树立起人生的远大志向。成人养德,那就是在社会上去磨炼、去创业,要用一生来完成。

这是儒家倡导的一个高明的、极具长远发展眼光的教育方略,是一个健康积极的教育循环系统。

因为一个孩子如果按照儒家的“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发展教育方案发展,那么等到他成年的时候,就会成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然后组建家庭,用自己积极向上的气场,教育影响下一代,从而促使下一代的孩子也成长发展。

德高,影响力则强,不是单单从个人角度来说的,从宏观上,有着更广大的意义。从反面来看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人在意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塑造,社会就会变得混乱,把这个问题说透了,就是儒学大师安金磊的那就话:“只要我们老百姓人心坏了,再多的法律制度都形同虚设。”

老百姓人心坏了,就是刁民。企业家人心坏了,就是奸商。官员人心坏了,就是贪官。整个社会的人心都坏了,那么世界末日就到了。此时,道德的影响力形同虚设,而败坏的道德则会起到反面的效果,后患无穷。

那么,如何才能修炼出强大的正面气场,让道德的影响力扩张到最大呢?唯一的办法就是遵从儒家经典的教育,然后改变自己的心态。“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应该落在“本”上。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在闲暇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好好读一读《论语》《大学》,它是有法可依的,操作性很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说得很清楚。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这就是儒家倡导的修炼正能量的智慧,如果一个人能够按照这种方式经营自己的人生,那么他的人生之路就会坦荡顺畅。

如果一个家庭能够按照这样方式教育下一代,那么这个家庭就能够保证长久的兴旺;如果一个国家能够按照这种理念教育少年儿童,那么这个国家无疑会兴旺富强。德高形象力则强,这是对个人、对集体都受益无穷的真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