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着择校的家长注意了,幼儿入园不止是学校好,这些准备也要充足

文/爸妈快来看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每一个小生命的到来几乎都享受着足够的阳光沐浴,为了让孩子得到世间最美好的关爱,小的时候父母尽所能让孩子用上最好的衣食穿戴,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时,父母又竭尽所能地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这个时候选择一所好的学校对孩子来说就像是知识的大染缸一样,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都非常注重孩子上学的择校问题,而幼儿园是孩子告别家长、告别家庭,首次踏入社会的知识传送带,它就像是习惯一样需要一开始就打好基础,因此幼儿园的择校问题也成为了很多家长操心目标。
很多家长在幼儿园的择校问题上都以“就近入学、环境够好、师资合格”等三面入学标准来选择学校,实际上学校只是孩子学习知识养成习惯的扩展舞台,但真正学到脑海、学到应用生活的优秀还是在于孩子自己。

也就是说,忙着给孩子“最好教育”的家长可能一直都忙错了,因为幼儿园的入学标准不只是学习好,还有家长给孩子做好充足的入学准备,如果孩子没有充足的入学准备,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就会感到无助、恐慌和害怕,而这些问题并不一定会被老师都完善解决,因为学校的幼儿众多老师不可能每天围着一个孩子打转。

如果你的孩子平时在家里面一直受到众人的追捧和关注,而到了学校一下就变得冷清下来,这对孩子来说将是心理上重大的打击,长时间如此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委实不妥,所以说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一定要注意了,与其忙着“择校”给孩子选择一个最好的上学环境,倒不如帮孩子准备好接受上幼儿园的心理准备。
关于孩子的成长,也只有孩子自己拥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他们才能穿梭在各种陌生的环境里坚强乐观,并以最好的姿态和心情去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知识点!
那么,家长平时要如何帮孩子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呢?
1、帮助幼儿调整好午休时间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作息习惯会更规律了,他们需要做到早睡早起的作息规律,还需要做好按时入学的不迟到不早退,有些家长可能平时在家里面没有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那么这一点在幼儿园里将会体现,为了让孩子尽快融入幼儿园生活,家长在孩子还未入学的前几个月里,一定要让孩子有一个午睡的过程。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没有午睡习惯的孩子会比较叛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通过环境来改变孩子的作息规律,比如到了午间时刻的时候家长们全员行动起来进入午睡状态,哪怕是假装闭着眼躺上半小时这也是一个过程,而孩子又天真活泼好动力强,在安静的环境再加上身体机所需,他们很快就能够进入午睡状态,如果孩子能够在孩子入园之前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这对他们的幼儿园生活来说有着很大的帮助和适应效果。
2、帮孩子熟悉环境找到安全感
每一个小朋友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都需要去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并克服难适应的恐慌感,这个时候就看幼儿本人的适应环境能力了,对于三到四岁的幼儿来说,他们的参与感和局限性都比较小,生活的圈子也基本上只有爸爸和妈妈双方的亲朋好友。

如果一下子让孩子接受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与事,这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焦虑还有心理上的适应过程,所以说家长在打算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熟悉环境能力,通过熟悉来帮助孩子找到安全感,如何帮助孩子尽快熟悉上学所需的环境?大家可以从两方面来实现:
一方面是经常带孩子去参观幼儿园,在孩子心之羡慕的时候告诉孩子“你还不到年纪哦”,通过“得不到就是最好”的心理向往来勾起上幼儿园的兴趣,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在给孩子安排好择校事宜后,让孩子提前熟悉自己的上学物品,比如午睡要用的被褥、上学要背的书包等等,让孩子在熟悉的物品里感受到安全感,并以此来减少入园的情绪焦虑。
3、培养孩子吃饭、如厕等自主能力
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孩子到了3、4岁的年纪,还从来没有捏过筷子拿过勺子自己去正儿八经吃一顿饭,大多数都是在家人的迁就或者你追我赶的玩游戏方式下完成吃饭,这对于孩子来说是特别不好的吃饭习惯,平时在家总是要喂吃饭的孩子到了幼儿园就会饿肚子了,因为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很规律不会随着孩子的任性去迁就。

除了吃饭的独立自主之外,家长还不要忘记一定要让孩子养成独立入厕的良好习惯,如果孩子缺乏独立入厕的良好习惯,这将是孩子上幼儿园之后的一大心事,要知道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尊心,长时间的尿裤也会让他们的心理负担加深,从而出现厌学、逃避等不愿上学情况。

孩子上幼儿园实际上并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焦虑,只要做好入园的充分准备,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并帮助孩子适应环境找到安全感、再加以良好的自主能力影响,相信孩子离开家庭之后在幼儿园也可以生活得很开心。
除此之外,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还要做好淡定,不要孩子未焦虑、自己先焦虑,尽量减少在校门口的徘徊和“窥探”,让孩子独立去适应幼儿园的一切,才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包括环境适应能力并做好真正的独立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