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 | 请理解幼儿的如下行为-大脑发育成熟需要25年
The Mystery of Prefrontal Lobe
“天庭饱满”指额头突出、平滑、丰盈,古人认为有着这种面相的人有大智慧。现代脑科学也有同样的看法,本文谈一谈前额发育与幼儿教育。
25岁
前额才发育成熟
人的大脑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额叶占到整个大脑体积的三分之一还要多。额叶中除了感觉运动区和语言相关的布罗卡区,就是前额区,占比超过一半,与注意力、情绪、和其他高级脑功能有关,这个区域的功能差异也是人类区别于类人猿(99%基因与人相似)的最主要原因。

黄色区域是额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其前部的前额区是记忆、思维、情绪、抑制、推理、逻辑思维、性格等高级脑功能的核心区。
大脑结构
多数研究者一致认为大脑需要25年才能发育成熟,尤其是前额区需要的时间最久。中国和美国等主要国家的成年年龄是18岁,然而18岁以后大脑继续发育直到25岁左右才停止,特别表现在高级认知功能的发展既前额区的发育。近期全世界范围内源于美国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中充斥着大量暴力行为。“年轻人表现出的暴力行为很有可能是大脑并未发育成熟的外在表现” (Howard Forman,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教授)。无独有偶,一项磁共振研究表明,2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做决策的时候使用的是情绪驱动(杏仁核激活),而30岁左右成年人使用的是思维驱动,既前额区激活。
幼儿
认为其他人和他们看到的是一样的,想法也一样
2-7岁幼儿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该阶段的幼儿有以下几个思维特点:单一维度(Centration)、自我中心(Egocentrism)、符号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扮演游戏(Pretend or Symbolic Play,也就是“过家家”游戏)等。在皮亚杰的“三山”任务中,指导者让儿童报告(或选择)对面的玩偶或者大人看到的是什么。3岁和4岁幼儿的回答最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既桌子对面的玩偶或大人看到的和自己看到的内容一样。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
幼儿的自我中心
幼儿并不具备从他人角度理解世界的能力,他们有可能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感受,但并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比如,当孩子的爸爸很沮丧时,孩子有可能给他一个玩具,实际上,这个玩具是孩子自己处理情绪的方式。
STOP
停下对幼儿来说很困难
当家长让幼儿停下活动A,而去做别的事情B时,对孩子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这是因为幼儿前额区功能还处于发展阶段,而任务转换(Task Switching)是一项高级认知功能,也就是抑制/停止一项活动,然后开始进行另一项活动。幼儿并不具备完成这种任务转换的前额大脑机制。当家长发出这种指令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自己做出决定,这样能够强化幼儿大脑中任务转换的神经回路,从而促进前额功能发展。这个阶段也是儿童形成自我约束力(Self-discipline)的重要时期。相反,如果家长迫使孩子去做事情B,或者把孩子从活动A情景中抱走,都是不适宜的做法。

如何让孩子停下来?
单一
维度是幼儿思维的特点
5岁以下的幼儿只能关注一个步骤或者一个物体,前额的发展特点决定他们完成多个步骤或者关注多个对象是很困难的。比如“穿上鞋子,拿上包,然后坐到车上”的指令中,你会发现孩子穿上鞋后就认为已经完成任务。家长需要建构式地(Constructive)采用支架式方法(Scaffolding)帮助孩子学会完成多个步骤。这种方法就像盖房子用的支架/脚手架一样,家长可以把复杂任务/多个步骤分解成简单/单一步骤,并提供相应的素材以帮助孩子分步骤地完成整个任务。比如上述例子中,家长可以让孩子完成第一项“穿上鞋”;之后引入第二个步骤的情景,比如问孩子问题,提醒他们包里的水杯、替换衣物等是外出不可缺少的物品;这一步完成之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出发到停车场/车库。每一次完成这几步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次强化过程,慢慢的,家长就会发现孩子能够独立完成多个步骤。

脚手架式教育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发展前额区功能,家长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与孩子沟通:
- 认识到幼儿发展特点并表达同情。可以说“我知道让你不玩游戏去穿鞋很难,但我们必须赶紧出发了”。
- 允许情感表达。可以说“我知道今天早上你能做到很不容易。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所以你才会不高兴。但对爸爸妈妈大喊大叫是不对的。告诉我们你不高兴,这样我们可以帮助你”。
- 倾听孩子的感受。“我可以看出来你很不高兴,因为你说了你恨我。你不高兴是因为我不给你零食吃。你可以说‘你不喜欢妈妈的决定’,但你不能对我大喊大叫,这样很伤人”。
- 教会孩子如何解决问题。“你不高兴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成公园,下雨天没有办法去公园。但是我们有其他游戏可以玩,愿不愿意试一下?”
- 要有耐心。“你很生气是因为你的同学抢了你的玩具。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打人是不对的,但你可以告诉他你的感受”。

当你对孩子无法忍受,怒火中烧的时候,请默念以下神奇的短句:
- 请重复说“孩子的前额区还在发育中,前额区还在发育中...”。
- 自我管理,“我们必须成为孩子的榜样,给孩子形成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就是孩子未来的样子”-Dr. Joseph Pearce。
- 当孩子的行为彻底把你激怒了,请做二十次深呼吸,然后告诉自己,这 并不是什么大事!
Dr. 肖

Dr. 肖拥有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后工作经验,众鲸教育创始人和CEO,美国45年历史幼儿园品牌合伙人。Dr. 肖是美国早期幼教协会(NAEYC)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人类脑成像研究会会员,发表多篇SCI论文,以第一研究者身份获得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