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幼儿疾病预防攻略,请收藏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致病细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天气变幻无常,早晚温差较大,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年龄小,自身抵抗力也比较低,很容易被传染,孩子在春季的易感疾病有哪些?今天小米熊医院特意整理了一份幼儿春季疾病预防攻略。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避免孩子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诱因。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谭秋主任说:由于呼吸道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不要让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住所经常通风,饮食清淡,多喝水。
2、猩红热
猩红热的主要高发期为春季和冬季,发病对象多为儿童,尤其是5~15岁的孩子居多,潜伏期为2~5天。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会通过皮肤伤口进行传播。
主要症状:患儿反复发热,咽喉发炎,皮疹,咽部疼痛,舌头红肿,乏力。
预防措施
(1)猩红热流行期间,对可疑猩红热、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均应隔离治疗,以控制传染源。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可以每天采用温盐水漱口,餐具要煮沸消毒,宝宝的玩具、桌椅等要经常擦拭消毒。
(3)疾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为2~10天。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也会通过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患儿手心、脚心、口腔和臀部会出现皮疹或疱疹,并伴随发热,部分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
预防措施
(1)爸爸妈妈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时常通风透气。孩子的被褥床单要勤晒洗。孩子的玩具,最好能够时常清洗消毒。
(2)平时让孩子多喝开水,以多次少量为宜。另外,还要避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
(3)手足口病高发期,爸爸妈妈们要尽量避免孩子去人群密集区域。
4、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潜伏期为12~21天。
传播途径: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以及通过水痘带状疱疹的接触传播等传染途径。
主要症状:患儿初期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之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出现的位置以躯干居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预防措施
(1)按计划预防接种水痘疫苗。
(2)流行期间,爸爸妈妈们要尽量避免孩子去人群密集区域。
(3)室内要常通风,孩子要常洗手,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冲洗,衣服毛巾都要勤换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