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交:和小朋友相处也是能力
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明显具备了交际意识,孩子接近3岁时,能与小朋友之间相互帮助,为共同达到某个目标而协作。
但是,现代城市的居住环境限制,使幼儿一般不太容易有同龄的小伙伴、小朋友玩伴,孩子平时所面对的普遍只有家长和成年人的面孔,对于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胆小、怯懦、自私、不合群等不良性格。
其实,孩子们的天性喜爱玩,特别喜欢和同龄的小朋友们一起玩。同龄的小伙伴们在一起,体力和知识水平相近,兴趣也基本上一致,孩子可以从伙伴们身上学习到新鲜的话语,玩更多的有趣游戏。不仅能增长见识,锻炼身体,发展智力,还能培养活泼、友爱、勇敢、守纪律的良好品质。因此,让孩子多多接触同龄的小伙伴,是孩子自然的心理要求和兴趣所在,尽可能地为孩子找到同龄的玩伴和小朋友。
3岁的孩子个性凸显,在一起玩的时候,彼此之间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对于孩子之间发生的小纠纷,父母们应当正确和恰当的处理,处理得当,能让孩子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完善良好的人格品质。
孩子们之间发生纠纷,首先要调查清楚孩子发生纠纷的原因,然后再实事求是地处理。如果孩子平时表现出较为顽皮,也不能有偏见,总是认为肇事者是某一个孩子,主观武断地错误判断。如果说孩子受到冤枉,会在内心深处产生疏远情绪。更不宜一味偏袒自己的孩子,否则会助长孩子任性、暴躁的不良性格。
对孩子要多进行正面教育,耐心诱导,讲清道理。要让孩子明白错误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做才是对的。对于孩子来说,讽刺挖苦、说反话起不到教育作用,责骂和殴打更不合适,不能使孩子认识到错误而进一步改正错误,而且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造成性格怯懦或者加重逆反心理。
父母的行为,总是孩子的榜样,因此,要以身作则,待人和蔼可亲,事事讲道理,给孩子起好榜样作用。
平时,要多对孩子进行友爱教育,养成与小朋友们分享的良好习性,从小培养孩子友爱、谦让的良好品质。孩子懂得谦让,纠纷自然就会减少,学会了如何与小朋友们和睦相处,能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