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少生病,父母少操心,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

文 / 育儿方法论
2019-03-18 19:37

孩子少生病,父母少操心。可是现在生活节奏快,父母忙于工作,关注孩子的时间少很多,不是不想关注,是力不从心。大多数即使关注了,也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孩子少生病,父母少操心,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道理谁都懂,孩子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应付学业的压力。然而,身体的健康,应不是想追求就能追求的,也不能仅在身体层面上追求,因为心灵和身体是相互呼应的,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心灵和身体的和谐。

孩子少生病,父母少操心,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这个道理,我在太多故事中看到。

一个深圳的男孩,去年高考发挥失常,不能如愿考上北大、清华。最后,被父母送到了东北读书。他想读广州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或华南理工大学,但父母不同意,他们的理由是,你从来没离开过家,从来没吃过苦,你去东北的冰天雪地锻炼一下吧。

结果,他在东北那所大学严重不适应。短短的一学期,他瘦了几十斤,经常肚子疼,会疼得流下汗来,还莫名其妙地一次骨折,摔断了腿。妈妈心疼他,去东北带他到当地最好的医院检查,却检查不出肚子疼的缘由来,医生还说,照他当时摔跤的程度,骨折按说也是不该发生的。

孩子少生病,父母少操心,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

在我看来,瘦几十斤、肚子疼和骨折,都是他心灵深处的反映。因为在东北,不只是天冷,也是心冷。

首先,他的所有好友差不多都在南方读书,仅有的几个在北方的,也全集中在北京,这让他在东北的那所大学感到异常孤独。

其次,他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他认为,自己应该去北大、清华的,东北的那所大学尽管也不错,但比北大、清华差了两个档次,他认为配不上自己,所以他根本不愿意去适应这所学校的生活。

再次,他觉得自己被抛弃。高考报志愿时,他的父母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强行给他填报了这所大学,而且明确地对他说,以前我们对你太溺爱,你该去过一下独立的、有挑战的生活。这让他觉得自己既被父母否定了,也被抛弃了。

这三个原因加在一起,令他在那所大学度日如年。他不能接受那所大学的一切,从老师到同学,从宿舍卫生到食堂水平……

孩子少生病,父母少操心,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

于是,他一到那所学校,便对父母说,我在这里待不下去,我想转学,想回到南方去,不行复读也可以。

但是,他的父母丝毫没有理会他的这一呼声,反而嘲讽他说,这么一点苦都受不了,你就这么没出息?!

从此以后,他不再对父母讲他想回去的想法。甚至,他可能都不再对自己这样讲,他想强行在这所学校待下去,以做一个父母眼中有出息的孩子。然而,这只是他意识上的努力,但他的潜意识仍然执著于回去的念头,仍然拒绝融入这所学校。

孩子少生病,父母少操心,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

​于是,在潜意识的指挥下,他讨厌那所学校的饮食,吃得很少,从而很快瘦了下去。也是在潜意识的指挥下,他莫名其妙地弄断了腿。同样在潜意识的指挥下,他经常肚子疼。

他不再和父母说回去的念头,但他会和父母说这些明显的事实:他瘦了,他骨折了,他肚子疼……

通过这些事实,他在表达一个信息:我都这么惨了,你们还不让我回去,你们还爱不爱我,你们还是称职的父母吗?

本来,他想和父母沟通,用语言来表达这个信息,但父母不允许,无奈之下,他只好改用身体来传递这个信息。

孩子少生病,父母少操心,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从生理的角度追求健康,我们必须学会聆听并尊重心灵深处的声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