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宝妈:宝宝固定2个时间段排便,恭喜你,孩子肠胃很健康!
宝宝的吃喝拉撒对家长来说都是“大事”,但是很多宝妈们会忽略孩子的排便,食物中的营养被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垃圾、毒素必须要排出体外,才能保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循环,给身体减轻负担,如果发现孩子排便次数多、间隔短,或者三五天不排便,就暗示肠胃消化出了问题。相反,孩子固定每天2个时间段排便,则表明肠胃很健康。

一、晨起是排便“黄金点”
前一天晚上吃的食物经过一夜的分解消化,残渣形成粪便,储存在结肠里,早晨起床时,最容易发生“结肠反射”,结肠中滞留的粪便会被输送到直肠中,使得直肠扩张,刺激肠壁的神经丛,于是直肠便出现收缩运动,让粪便顺利排出。同时移动的粪便通过知觉神经将冲动上传到脑中枢,引起便意。
古时也有记载,在早晨5-7点,是大肠经当令,更有利于清前一天食物消化后留在体内的垃圾,是排便的黄金时间点。

二、三餐后也不错
每次吃完饭,胃结肠就会产生神经反射,提高肠道的蠕动速率,使得结肠具有更大的推动力,将粪便推入到直肠中,诱发排便活动。
一般来说,每天排便一次是肠胃比较理想的状况,但是因为孩子肠胃功能弱,消化水平差,家长喂养稍有不当,让孩子吃的多、吃的杂、吃的食物不合适,就会引起肠胃功能紊乱。

“十孩九胃”不是夸张,有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肠胃蠕动减缓、排便力减退的情况,排便不规律,有的积食、胀气、腹泻;有的便秘,久而久之,不仅肠道免疫力降低,破坏体质,让孩子变得易生病,还会阻碍营养的吸收,耽误孩子发育、长个子。

1、饮食宜——清淡
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足,日常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少吃“肥甘厚味”,大鱼大肉都是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非常难消化,会给脾胃增添很大负担,过咸、过辣、腌制、烧烤等重口味食物超过了孩子消化系统的承受能力,最好不要给孩子吃。
平时注意摄入膳食纤维,多吃应季的蔬菜,多给孩子煮粥喝,山药、魔芋、南瓜、薏仁、赤小豆等都是常见易消化、养护脾胃的食材。

2、脾胃当——调理
孩子消化差归根到底是脾胃的功能薄弱,从添加辅食开始,家长可以给孩子喝点双低聚乳清,改善肠胃酸碱度,增强消化酶分解食物的活性,让食物被分解的更彻底,促进食物残渣的顺利排出,还能增强脾脏动力,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3、按摩要——常做
平时排便不规律的孩子,要注意多喝水,尤其是早上,晨起一杯温开水可以软化大便,此外,家长可以多给做揉腹,将双手交叠在一起,放到孩子肚脐的周围,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轻揉,注意力度适中、动作连贯,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提高消化系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