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儿童轻松过渡到自主阅读,只需要掌握这三点!

文 / 孩子放学后
2019-04-13 22:31

当孩子进入到小学,家长和老师都很关心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家长们在一起最常聊起就是孩子自己看不看书......课文读的怎么样,其实培养孩子读书的能力,很简单。

学龄儿童轻松过渡到自主阅读,只需要掌握这三点!

首先大家要理解孩子从听读绘本到自主阅读,是要经历三个阶段的,简单的说是:

第一,从听到看的转变。

这个阶段是指孩子从听家长念绘本和讲故事的阶段到主动拿起书本自己看的转变,当孩子开始对听到的内容有了想象力和理解力,他会主动去寻求内容的确切表现方式,想去看图或文字是怎么样子的,也有的孩子是因为对新的故事的渴望开始自己翻开书本去“看”的阶段,无论哪种情况,一旦发现孩子主动去翻开书本,家长就应该更加主动的放手,让孩子去自己“看”。

第二,从看图到看字的转变。

最开始低龄的孩子肯定是从看图开始的,无字的绘本或者图多字少的绘本对于此阶段的孩子很实用,这个阶段通常孩子会不厌其烦的和家长一起读同一本书,一遍又一遍,孩子甚至会完全记住上面的内容,如果你不小心读错一个字,孩子也会认真地纠正你。这个阶段其实很有趣也是很重要的阶段,你可以发现孩子的阅读兴趣,为自主阅读阶段积累方向。孩子开始重复阅读时有一个关键的点,要开始和孩子一起指读,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尽快的将语音语义和文字一一对应起来,尽快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第三,从看字到认字的转变。

指读是孩子认字和阅读很关键的步骤,虽然关键但是却不一定需要持续很长时间,当孩子可以正确的读词和断句时,就可以让孩子逐步开始放开手指进入到朗读的阶段,开始朗读就代表孩子开始进入到识字、认字的阶段,他开始记住字的形状、读音和含义,这时候孩子自主阅读的初级阶段就开启了。

了解了孩子阅读的阶段,那如何更好更快的帮助孩子进入到自主阅读阶段呢?

首先,尊重孩子阅读的兴趣,并且理解孩子的行为特征。人类用了两千多年才发展出阅读的能力,而新生儿却要在两千天里熟练掌握这个能力,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很迅速的。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家长要知道,孩子学习一种技能是需要不断重复的,这是孩子成长的行为特征。在一次次重复中孩子学会并且生发出自己的理解力,并且通过对内容的判断做出感不感兴趣的判断,在阅读的初期甚至整个阅读时期,要让孩子更好的阅读,兴趣是最最关键的。

其次,坚持指读并且要成功脱离指读。指读是孩子阅读初期和认字的关键工具,可以培养孩子手眼口的协调力,并且可以帮助孩子讲看到图像与阅读的文字意义结合起来,产生长期记忆并应用到更广泛的场景里,随着孩子指读能力和速度的提高,这时候家长应该适时的鼓励孩子放开手指试试直接朗读,这时候孩子会依赖于这个工具而不愿意尝试,家长要更好的去鼓励和引导,因为指读会限制孩子从字到词的分词能力,因此,当孩子开始松开手指时,家长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让孩子放开声音大声朗读。

最后,从绘本到纯文字图书的过渡要循序渐进,不要一蹴而就。这一点对于孩子进入自主阅读阶段很重要。从一页一两句话的绘本到文多字少的升级阅读绘本,再到纯文字的儿童阅读图书,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不断的尝试,然后逐步升级为自主阅读的纯文字图书。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反复,家长要注意不要太过心急,并不是每一次孩子做出的选择他都能坚持看完这本书,不要多分的去强求孩子一定要读完那一本书,可以通过孩子选择图书的失败行为中和孩子一起探讨如何选书。

一步一步来,2-3年时间,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就养成了,阅读可以丰富人生,阅读可以陶冶性情,养成阅读的习惯会让孩子的一生受用不尽。

学龄儿童轻松过渡到自主阅读,只需要掌握这三点!

我的儿子虽然刚刚二年级,他已经可以完全自主的选择图书和自主阅读纯文字的书籍了,在培养他的经历中,我积累了上面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