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这个习惯,可避免孩子在学龄期间发展为高度近视
(利瞳视力健康管理整理编辑)很多人对近视并不在意,因为有了近视只要配眼镜就好,度数提高了重新配镜就好,其实忽视不断飙升的近视,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孩子在学龄期间发展为高度近视“很危险”
学龄近视一般在7岁发生,5~10岁是进展高峰期,多数人10岁进展到接近300度,20岁左右稳定在600度以内。

少数学龄近视会发展成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并没有特定的起始年龄和稳定年龄。高度近视进展很快,而且病理风险大,往往伴随诸多高危致盲风险,如视网膜脱离、眼底病变等。
利瞳提醒:学龄前后的近视进展最快,这个时期要尽量减少儿童的近距离阅读,增加户外运动。据机构研究,每天增加40分钟户外运动,3年近视率相对值下降23%。所以,通过增加户外活动等早期干预手段,就可减缓近视眼的发生发展,对降低高度近视的风险有重要意义。
成人近视度数也会增加
很多人以为只有学龄期的孩童,近视的度数才会增加,其实如果用眼过度,比如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即使是成人,也可能会使近视的度数不断增加。
一般来说,儿童近视加深的比例比较高,婴儿时期的眼球轴大约是 16 -17mm ,成人则约 23 - 24mm 。只不过,从出生到 3 岁左右,眼球的轴长和视力会出现变化,而大脑的视觉中枢发育到 6 - 7 岁左右就会定型,所以学龄前孩童阶段是影响视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通常幼童几乎都有轻微的远视(远视储备值), 10 岁以后,视力就会慢慢趋于正视,也就是没有度数。但由于课业繁重,若是阅读习惯不良、过度使用视力,就会慢慢产生近视。大约要到青春期结束,近视度数才会趋于稳定。
除了发生在可调节近视阶段的近视(儿童发生近视时的阶段),近视度数增加的原因基本为眼轴增长所致。正常的眼轴长为 23 - 24mm ,每增加 1mm 时,近视度数就会增加 300 度。临床上,眼轴长最高可能增加 6mm ,也就是增加近视度数 1800 度,但只要眼轴长大于 26mm ,也就是近视约 600 度时,就是所谓的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的可怕并发症
高度近视的并发症如青光眼、早发性白内障、视网膜黄斑部病变、周边网膜退化性病变、网膜裂孔、视网膜剥离等,都是相当严重的眼疾。眼轴一旦拉长,就会导致视网膜变薄和拉扯,若不慎破裂,就可能引发视网膜剥离,由于目前医疗上仍无有效治疗视网膜剥离的方法,如果延误就医,就可能导致失明。

高度近视除了遗传外,环境因素仍然是近视度数增加的主因。另外,像是白内障、糖尿病患者,在成年后的近视度数也可能会持续增加,这是因为血糖过高影响水晶体的折射系数,使视力改变,不过这类患者多为暂时性,是可以透过血糖控制来改变的。
利瞳提示:要预防高度近视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就必须回归近视防控工作。只要不要让近视度数飙升得太高,就能减少失明的危险。而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及早发现、积极防控,同时也要懂得护眼、爱眼的方法,做好眼睛养护。(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