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龄儿童安排膳食时应注意的三大重点

文 / 智慧伴你一生
2019-06-13 09:20

学龄儿童期一般为7~12岁。从幼儿园到小学,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给家长、老师及儿童本人都带来新的问题,特别是饮食问题。这个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饮食显得特别重要,家长在安排儿童膳食时,要根据其生理需要和生长发育情况,供给各种食物,才能保证儿童正常、健康地生长发育,有充沛的精力进行学习和各种课外活动,促使德、智、体全面发展。

学龄儿童生长发育旺盛,肌肉系统发育特别快,对能量、蛋白质的需要量很大。儿童生长发育是快慢交替的,一般2岁以后,保持相对平稳,每年身高增长4~5厘米,体重增加1.5~2.0千克。当女孩到10岁,男孩到12岁时起,生长发育突然增快,身高年增长率为3%~5%,体重年增长率为10%~14%,年增值4~5千克,个别达8~10千克。约3年之后,生长速度又减慢。因为学龄儿童的后期正是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故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发育是不平衡的,但需统一协调。例如,出生时脑重为成人脑重的25%,6周岁时已达1200克,为成人脑重的90%,之后虽仅增加10%,但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却进入复杂化的成熟过程。因此,各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互相影响、互相适应的。任何一种因素作用于机体,都可影响到多个系统,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不但促进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发育,也促进呼吸、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而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就是各种营养素。有质量的营养素是儿童身心发育的基本保证。

为学龄儿童安排膳食时应注意的三大重点

此阶段儿童进入学习环境,有课业负担及纪律约束,易于精神紧张使食欲有时受影响。此外生活节奏往往与成人相同,但胃容纳量小,消化能力未完全成熟,如不加以适当照顾,可能影响热能、营养素的充足摄入。据调查学龄儿童最突出的问题是早餐摄入不足,导致因饥饿而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降低和影响生长发育。 在膳食安排上应注意以下三点:

(1)供给合理平衡膳食

在热能充分供给的前提下,应注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供给量。做好荤素、粗细搭配,防止过度食用零食、甜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膳食品种多样化以满足平衡膳食要求食物是各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在日常膳食中,多搭配进食不同的食物种类,有助于各类营养素的均衡补充,维持儿童的健康。如谷类可提供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蔬菜水果是矿物质、维生素与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鱼、肉、禽、蛋可提供儿童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磷脂等。此外,家长可通过变换烹调方法,提高食物的色香味,增进孩子食欲,降低孩子对膳食的挑食程度。

为学龄儿童安排膳食时应注意的三大重点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要定时定量;进食要细嚼慢咽,注意力集中,不要边吃边看电视、玩游戏;不挑食、不偏食、不厌食,不吃零食。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关键。另外,家庭教育要以引导为主,尽量不要强迫,避免孩子形成逆反心理。此外,学龄儿童应在老师协助下继续进行良好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的培养,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的摄入。

(3)安排好一日三餐膳食

三餐的安排应按照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进行。尤其注意早餐热能、蛋白质的摄入,使早餐供热能占一日总热能的30%;午餐不能过于简单,热能约占全日的35%~40%;晚餐为30%~35%。小学生一般上午学习比较紧张,应注意早餐的质量,尽可能吃饱吃好。除主食外,可适当增加乳类、蛋类或豆制品、青菜、肉类等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品,以保证儿童上午充足的营养与充沛的精力。早晨刚起床食欲一般不高,可采用干稀搭配的方式,如面包或包子加牛乳、豆浆或稀饭,再吃一个鸡蛋,一些肉松或豆制品等以补充蛋白质。若早餐不能达到营养要求,也可在上午第二节课后增加一次点心,即课间餐。课间餐的目的是补充早餐能量和营养素的不足,这对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少的儿童尤为重要。课间餐可由一个小面包或糕点加一杯牛乳组成,这样既可补充水分,又可供给能量、优质蛋白质和钙。

为学龄儿童安排膳食时应注意的三大重点

图: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我删掉。

我是智慧伴你一生。喜欢我的作品的话,请关注我吧!为您提供优质的育儿知识,如有育儿方面的疑问或困惑,请私信我,我会及时回复,希望我的一些建议,能帮到作为父母的您们,您们的育儿之路有我相伴。感谢您的阅读,下期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