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学龄前孩子不会数数,是因为年龄过小,头脑中没有数字的概念
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从婴儿逐渐成长为幼儿,再从幼儿成长到少年,这个过程对于家长来说,往往会潜藏了无数惊喜。
不过,在惊喜的同时,也会有烦恼存在。譬如说,有些家长在教导孩子的时候,会发现自家孩子在数学上完全学不懂,连最基本的十以内加减法都算不明白。家长非常努力地教,孩子也非常努力地学,但就是学不懂。伴着手指头数数,最后都能算错。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
那么,当孩子出现数学教不会的特殊现象时,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1.孩子不会数数,是因为年龄过小,没有数字的概念
很多孩子,之所以无法顺利学会最基本的加减法,就算父母再怎么教也学不会。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年纪实在太小了。这种现象,也并非个例。年龄过小的孩子,很多都会卡在这一关。
其实孩子在四周岁以下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试着去教孩子数学。因为孩子太小,对于数学还没有概念。过早地教孩子数学,只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负担。
数学这门学科,本质上是一门逻辑性和概念性非常强的学科,孩子很小的时候,还无法建立起清晰的数学概念。孩子的这种感觉,成年人其实可以类比,去拿一本从来没学过的数学领域的教材,翻开之后,发现里面全都是各种之前从来没接触过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学好这个领域的数学知识,无疑是天方夜谭了。
但是等到孩子稍大一些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孩子大了之后,对于数字的概念会渐渐清晰,明白一个苹果和两个苹果的区别。等孩子有了这些概念之后,再来教孩子学习基础的加减法,就比较容易了。

2.从生活当中入手,帮孩子建立数学的概念
孩子想要学习数学,可不像成人那么容易。最关键的一个点在于,孩子懂的知识太少,也不认识多少字,更不可能自己去看书学习。所以,在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要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帮孩子建立数学概念,可以从生活的日常事务入手。比如说,吃饭的时候,让孩子帮忙拿筷子,数出几根筷子。通过筷子的多少,让孩子去除或者增加筷子的数量,以此来帮助孩子建立概念。
时间长了之后,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会逐渐强化概念。等到概念彻底明确之后,这个时候,再将生活当中的常识,转化为纸面上的文字,孩子就能很轻松地接受了。

3.八岁以上还不能掌握最基本的加减法,说明孩子的智力有缺陷
当然,也有一些极端情况存在,比如说,一些孩子直到上了小学之后,仍然无法建立起数学的概念,依旧无法掌握最基础的加减法。
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格外注意了,因为孩子很可能存在着某方面的智力缺陷。
人的大脑天生发育不同,有些孩子的大脑和思维,会天生对数字不敏感,无法建立起清晰的逻辑思维。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们也无需太过紧张。抓紧时间带孩子去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帮助孩子,最后总会取得圆满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