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学龄前儿童记忆力的误解,家长/教师了解一下

文 / 幼儿教师网
2019-12-06 08:17
人的大脑一辈子都是处于不断被开发的状态,只不过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开发内容。随着大脑的发展、经验的增多、语言的发展,人的记忆能力逐渐发展起来。然而人们的记忆能力,尤其是优秀的记忆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系统、及时的训练结果。记忆能力是人的智力结构中最主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其他许多能力发展、成熟的前提条件,人的记忆能力伴随着人的一生,与人的生活、学习、创造息息相关。reading

误解一:人的记忆力好坏是天生的,与训练无关。

这种误解是因为人们缺乏对记忆知识的了解,夸大了遗传对记忆能力的作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都证明:95%以上的人的遗传因素是差不多的,记忆能力主要是后天教育与训练的结果。在调查中占人口1%-2.5%的遗传因素超过常人的儿童,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训练,优秀的遗传因素也会下降,其记忆能力也会不如正常幼儿的水平。经过调查,在一些乡村,发现了一些3-6岁的幼儿遗传因素很好,智力方面尤其是记忆能力都有超人的表现,可是两、三年后在此去调查发现这些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与其他大多数儿童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主要是因为孩子的父母几乎是文盲,无法给孩子后天的教育。相反,一些发展正常的幼儿,在父母的精心教育下,几年后各方面都有了超常的发展,于是培养出了许多“数学神童”、“小作家”、“小艺术家”。

1

误解二、幼儿的记忆力很好,没有训练的必要。

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是,我们只注意到了幼儿的无疑是记忆能记住许多的事情,甚至成人没有记忆得住事情,幼儿也能记下来,这样一来,成人便觉得幼儿的记忆能力比自己强,不需要进行训练。而实际上幼儿期的综合记忆能力还是很差的,3-4岁的幼儿综合记忆能力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5-7岁的幼儿综合记忆能力也只有成人的四至三分之一。

造成“幼儿记忆能力很强,不必专门训练”的误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各种材料的记忆难度不明了。考核记忆能力包括记忆速度、记忆容量、遗忘速度和需要重复次数。当幼儿进入学习生活之后,需要记忆的知识面和量都有了很大的增加,这就要求幼儿能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才能使学习得心应手。

2

误解三、任何年龄段训练效果都一样,不要训练的太早。

人的大脑细胞是在胚胎期间最先发育的器官,在出生后5-6年里基本完成,能及时抓住这一阶段进行记忆力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不同的年龄段,记忆能力与智力的关系也不同。在幼儿期,记忆能力占了人类智力的主要部分,也可以说,如果一个幼儿的记忆能力发展正常,就可以评定他智力发展正常。记忆力超常的儿童,智力的发展也自然是超常的。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5-8岁训练结果最为理想,提高比例均在100%以上。15岁以后的训练平均提高水平就明显下降,训练结果如同3-4岁幼儿水平。

3

记忆力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强度大体上呈现一个向上的抛物线。接下来,我们就来共同了解一下各年龄阶段孩子记忆力发展的情况:0~7个月:短暂记忆周边事物婴儿从一出生就具有了记忆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各种感官对自己周边常见的事物产生记忆,但这种记忆一般维持时间较短。此时,跟孩子发生关联的人、事物,都是促进孩子记忆力发展的素材。7~9个月:能够想起不在眼前的事物这一阶段的小宝宝已经能够记住妈妈、爸爸以及常见的许多事物。当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时,无需任何具体的提醒,宝宝就能够记忆起来。在7个月之后,宝宝开始“认生”,这说明了其记忆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父母切不可强迫孩子接受“陌生人”,因为这样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感到不安。父母可以带孩子出门,多接触外面的世界。9~12个月: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这一阶段的孩子通过感知以及各种动作,在认识并努力记住更多新鲜的事物。为了有效促进记忆力的发展,父母应该多让孩子进行自由活动,帮助孩子通过嘴巴、手、皮肤等感知身边的事物。1~3岁:开始有了长时记忆随着脑容量的增加,当孩子1岁尤其2岁以后,记忆力开始迅速增加。但他们所记忆的内容只有事物的现象,即只有形象记忆。并且,这一阶段孩子记忆大多属于无意识记忆,即自己没有主动的目的,别人让他记什么,他就记什么。身为家长,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色彩鲜明、形象具体的材料,以引导孩子锻炼记忆。3~6岁:以机械记忆为主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飞速发展,所识记的内容能够在头脑中保持较长时间,并且开始从无意识记忆逐渐转为有意识记忆,即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等有选择性地进行记忆。但往往是通过重复的方式,机械地记忆所接触过的事物,而不能理解所记忆的内容。例如,能够背出一些诗词,但完全不能理解诗词的含义。在孩子3岁以后,重视早教的父母会要求孩子背诵唐诗三百首、乘法口诀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切勿逼迫孩子进行背诵记忆。6~9岁:有意识记忆逐渐增强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于有意识记忆开始逐渐增强,能够将知识、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记忆。比如,看到禁止吸烟的标准,能将文字与图标结合起来记忆。此时,父母要引导孩子运用在生活中学到的知识,以便巩固记忆,加深印象。此外,父母还要引导孩子对记忆材料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比如,在教孩子记忆一个词语的时候,不仅要告诉孩子词语的意思,最好能够结合故事进行情景表演。

领/取/会/员/卡/免/费/看/资/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