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玩手机和不玩手机有何不同?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玩手机是当今时代的人最喜欢的休闲娱乐之一了,无论是五六十岁的叔叔阿姨,还是二三十岁的小年轻们,抱着手机玩就是大家伙的正常休闲状态,现在很多小朋友,也加入了手机大军,每天不玩上一会儿,上课都要惦记着。

玩手机的危害有多大?
一、表达能力差
经常玩手机的小孩,更喜欢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想说的东西,面对着小小的屏幕,虽然可以畅所欲言,但真正到了面对面与人交流的时候,却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社交范围很小
常玩手机的小孩儿,不愿意出门结交朋友,对于同龄人,还总是有一种"他们都是小屁孩"的感觉,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度过快乐的童年,只想把自己锁在小小的屏幕中,这样的孩子长大了,社交能力也会很差。

三、视力受到影响
视力受到影响是必然的,很多小朋友玩手机的时候根本不会注意距离,而是眼睛盯着屏幕,玩的时间又很长,当然会影响眼睛的健康了。还有些小朋友为了躲避爸爸妈妈,还会躲在被窝里面玩,这样就更伤眼睛了。

四、容易沉迷游戏
现在的商家设计的游戏,别说小朋友没有抵抗力,就算是成年人都会玩上瘾,小孩儿一看到这些精美的画面,更是欲罢不能了,所以游戏应该禁止未成年人玩这件事儿,应该赶紧提上日程了。

如何改善孩子玩手机?
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告别手机带来的伤害,新教育发起人,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先生曾经说道,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其阅读史,改变,从阅读开始。
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发现孩子有撒谎行为的时候,不是说教,而是给孩子们讲狼来的故事,故事讲完了,孩子就知道了撒谎是不对的。
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科学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阅读就是这样,用故事,或者优秀的文本来代替说教,尤其是在儿童三观建立之初。
前几年,《白鹿原》比较火,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说,我之前非常认真的读过。去年,被拍成了电视剧。电视剧中人物形象的没有达到书中刻画的那么到位,其实,我们任何一个人在读书的时候,读的虽然是文字,但是头脑中映射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画面。
我们大家都公认,莫言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在某一次采访中,谈到,他的想象力就是在小时候不断的听故事,复述故事,听书,看书的过程中培养的。

为了能够让孩子喜欢上阅读,了解更多的知识,不妨给孩子准备一套《第一次遇见科学》,这套书籍是幼儿系统性科学启蒙图书,96个科学主题,涵盖4大科学领域,帮助有远见的家长共同培育,了解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孩子拥有辨别、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第一次遇见科学》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面对书籍能充分表现出求知的好奇心,将书里面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当中。

从认识自己开始,逐渐向惊艳世界以外的科学知识扩展,最终帮助孩子搭建初步认识世界的桥梁,读好书对孩子才有帮助。

《第一次遇见科学》是由少儿社“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中心和美国地理学习公司联手打造,真实的高清大图,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原价要360元,在这里购买只需要32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