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攀比”怎么办?父母不应盲目批评孩子,也不该百依百顺
上周末,去拜会了一位朋友。
家有小宝的年纪,话题自然也就提到了孩子的教育上。闲聊中,朋友没少抱怨教育孩子的问题。特别是上学以后,接触到了各式各样的小伙伴后,孩子的攀比心也越来越强。今天看到了小伙伴的名牌衣服,吵着要买,后天看到了同学的学习机,也闹着要买,一副不给买就不罢休的模样。
久而久之,孩子的攀比让这位朋友十分苦恼。
其实,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喜欢抢东西的行为。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今天,作为一个家庭的宝贝,父母往往会对孩子有求必应,做出让步。而当进入学校,或者在学龄前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后,孩子依然会羡慕自己所没有的东西。但这个时候孩子是不可能抢外人的东西的,只能对自己的父母要。如此,孩子的攀比行为也就形成了。

那么。面对孩子的爱攀比,父母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措施,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呢?
一、面对孩子的过分要求予以坚决拒绝。
很多小学,初中,甚至学龄前的孩子,都会有缠着父母要买名牌衣服或名贵电子产品的行为,而父母面对这种现象的时候,一定要坚决地拒绝。如果父母放纵了孩子一次两次,就很容易助长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做出更多这样的行为,从而将父母一步一步拖入烦恼当中。

二、正确引领孩子的思维和注意力。
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当发现孩子有攀比心理出现的时候,父母需要及时地将孩子的注意力引领到学习和成长上。父母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多多培养孩子在学习、品德和劳动等各个方面的成长,让孩子认识到成长的重要意义,而不是把精力花费在盲目攀比上。
三、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拥有的也一样是最好的。
孩子的攀比心理中,最常见的理由就是,别人都有的,我也要有。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反攀比措施,通过枚举一些孩子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来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内心的需求感。当然,暂时的满足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孩子明白,虽然在孩子没有的情况下面对别人有的东西是有落差感的,但是孩子也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这些东西一样也是最好的。

四、做好自身的榜样作用。
父母作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很多言行举止都是模仿父母学来的。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一颗不攀比的平常心,这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攀比行为是很普遍的。在面对孩子的攀比行为时,父母切忌盲目批评指责孩子,也不应该对孩子百依百顺。前者很容易养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后者则更容易造就出熊孩子。父母需要做的应该是帮助孩子在其他方面重新建立自信心,来缓解嫉妒心理,从而让孩子逐步摒弃掉攀比行为,身心健康地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