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儿童快速进入自主阅读的5个关键点……
关注我的亲们都知道,从Emily出生到小学一年级前,我就和她亲子共读了2000+的绘本。她也很爱听,在图书馆也能自己坐着看绘本1个钟(她主要看图)。但直到前段时间,她都没能进入自主阅读的心流。我内心说不急是假的,看到一些孩子已经可以读很厚的书了,而Emily还停留在看图和听故事的阶段,内心也更是着急,一直在分析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读了那么多绘本都不能自主阅读呢?

就在这段时间,我发现在Emily已经进入自主阅读的心流了。因为这段时间睡前的阅读,她特别专注地看全文字书了,而且看完后还饶有兴趣地和我分享书的内容。

在等待她进入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虽然我一直坚持只要她喜欢书,保持好奇心,那一定会去书中探索。一直在“静待花开”,但这过程中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这几天我梳理了一下为什么Emily为什么一直没能进入自主阅读。
1.识字量少,她在自主阅读时总是读不顺,影响了她自主阅读的乐趣。2.人的懒惰心理,自己读书,需要调动识字能力、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图文之间,段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所以她一遍又一遍的听APP的故事,也不愿意自己去书中遨游。

针对她这两个情况,我如何悄无声息地逐一攻破,静待花开。
1.亲子阅读+自主阅读
自从Emily上了一年级,我将每晚的睡前的读绘本时间多加了一项内容,就是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每晚上读一个章节,读的时候让Emily自己选一页读,其他的由我读。就这样,坚持了半年,老母亲硬生生将《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14本读完了。
虽然Emily还是没能进入自主阅读,但她开始去关注纯文字的书了,偶尔也会自己翻一翻全文字的书,去图书馆也不只去绘本馆了,还会去小学生的阅读区找自己喜欢的书了。


2.让她自主选书。
我深知要让她遨游在书中,那一定是从她喜欢的书开始。所以我就比以前更勤快带她去图书馆,每周都去一次,让她在那里看自己喜欢的书,然后没看完就借回来看。又经过了半年的努力,她终于对《老鼠记者》系列很感兴趣。第一次借回《老鼠记者》1—5,她居然一口气读完了一本。但接下来刚好是期末复习考试时间,作业比较多,她没能保持这样的读书热情。



3.加强识字量
这一点我一直没有特别引起重视,平时给她读绘本,她从来不要我指着读,我读的时候她看图特别入神,只要我一指读,她就反抗,所以一直都没有指读,也没有特别让她集中识字。到一年级时她的识字量是比较少的,导致她一直不能愉快地阅读。
不喜欢指读,那就只能动用她学校的课本了,除了将课本的字都给她加强巩固,还让她练习读题,特别是数学题。别小看数学题,我发现如果孩子能将配套的数学练习册的题都能通顺地读出来,那她识字量也是大大地增加了。一举两得,训练了自主读题的能力,也加强了识字。

4营造一个好的读书氛围。
平时我有看书的习惯,多少有影响她,但这还不够。我们还给Emily营造了她的阅读“私人空间”。我们在客厅里开辟了一点地方,摆上她自己的小地毯,她喜欢的娃娃等,摆上她自己喜欢的书。这样她常常会趴在、躺在、坐在她的小空间看书。

5.做孩子的“脑残粉”。
每一次,只要她愿意和我们分享书中的内容时,我都会毫不吝啬地赞扬她能自己读懂书中的内容,太棒了。不断地表扬,她就不断地去自主阅读,从一句话到一段话,从一段话,到一个章节……
有时我也会“请求”她帮助我读一段内容,角色一转变,有时孩子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做好以上五点,就让我们静待花开。时间会给你想要的!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