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饮食对学龄儿童(6-18岁)健康的影响!

文 / 健康知识讲解堂
2020-02-15 16:30
"

现在添加关注,学习更多守护健康的知识!

学龄儿童是指从6岁至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包括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最重要的学习阶段,还包括了青春期这个重要的身体和心理发育期。学龄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年人,学龄期也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期。但是,我们国家学龄期儿童普遍存在不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特别是很多父母都不了解的不良饮食习惯更普遍。下面从总体方面阐述下不良饮食习惯对学龄期儿童健康的影响:

不良饮食对学龄儿童(6-18岁)健康的影响!

1、营养素养与健康: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表明,学龄儿童的营养素质越高,饮食行为越健康,且进餐环境和情绪影响学龄儿童的食物摄入与健康,负性情绪如无聊、压抑和疲劳可导致蔬菜水果摄入减少,含糖食物摄入增加。进餐不专注可导致食物摄入过多或进食不健康食物,增加超重和肥胖的发生风险。另一项覆盖我国在内的8个国家及超过5万学龄儿童的综合分析显示,在进餐过程中受到看电视、听收音机或看书等因素的干扰,用餐时及餐后2小时的食物摄入量均增加,且餐后的增加比餐时更为明显。

不良饮食对学龄儿童(6-18岁)健康的影响!

2、三餐和健康:研究证实,三餐合理、吃好早餐有利于学龄儿童健康;相反,三餐进食速度过快、不吃早餐或常吃快餐,会影响认知能力,增加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不能保证一日三餐,不仅影响学龄儿童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还容易发生超重肥胖,并诱发胃炎、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不规律进食早餐或早餐食物种类单一,会影响学龄儿童的认知能力,特别是对在校儿童的影响更显著。长期食用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快餐,是诱发超重肥胖的因素之一,对我国中小学生开展的研究表明,每月食用西式快餐的次数越多,肥胖的发生率也越高,学校与快餐营养网点间的距离每减少0.1英里(约160米),该校学生发生肥胖的可能性增加5.2%。

不良饮食对学龄儿童(6-18岁)健康的影响!

3、饮食行为与健康:通过系统综述、荟萃分析、队列研究及随机对照试验等研究分析显示,增加含糖饮料的摄入会增加学龄儿童肥胖的风险,每天喝碳酸饮料会增加2年后龋齿发生的风险,减少含糖饮料摄入可使儿童BMI降低0.17kg/m2。另外,由于儿童发育尚未完全,对酒精的耐受力低,容易发生酒精中毒及脏器功能损害,儿童大脑结构和功能仍处于发育阶段,酒精摄入可导致神经发育受阻,波及认知和行为,导致学习能力下降,饮酒还会学龄儿童产生暴力和攻击他人的行为。挑食、偏食对生长发育不利,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和维生素的缺乏,过度节食会导致贫血和神经性厌食症,继而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

不良饮食对学龄儿童(6-18岁)健康的影响!

4、儿童超重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超重肥胖的学龄儿童中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的儿童,根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男、女肥胖儿童发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分别为正常体重儿童的4.1倍和4.0倍。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更易延续至成年期,增加成年期慢性病的风险。

不良饮食对学龄儿童(6-18岁)健康的影响!

学龄期是儿童学习和发育的关键期,对未来的一生都至关重要,许多家长都重点关注这个时期儿童的学习,而对他们的饮食习惯未充分关注。下篇为大家讲学龄期儿童的具体饮食建议。谢谢阅读,祝您健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