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儿童(6-18岁)的饮食建议!

文 / 健康知识讲解堂
2020-02-19 10:45
"

现在添加关注,免费学习更多守护健康的知识!

在前一篇文章中讲到了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对学龄儿童的健康影响,结合我们国家学龄儿童的膳食营养及与健康关系的现状分析、循证后,给出以下5条建议:

学龄儿童(6-18岁)的饮食建议!

1、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学龄期是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提高营养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学龄儿童应了解和认识食物及食物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学会选择食物、烹调和合理饮食的生活技能;传承我国优秀饮食文化和礼仪,提高营养健康素养。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开展饮食教育。

学龄儿童(6-18岁)的饮食建议!

2、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学龄儿童的消化系统容量和消化能力有限,一日三餐时间应相对固定,每天吃早餐,勿长期吃单一种类早餐,早餐的营养要充足,午餐和晚餐要做到营养均衡,量适宜,少在外就餐。要清淡饮食,多数快餐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油、盐等调味品较多,经常吃可增加发生超重肥胖等慢性病的危险,要少吃含能量、脂肪或含糖高的快餐。

学龄儿童(6-18岁)的饮食建议!

3、合理选择零食,足量喝水,不喝含糖饮料:合理选择零食,充足饮水,首选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足量饮水可以促进学龄儿童健康成长,还能提高学习能力,而经常大量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龋齿和超重肥胖的风险。

学龄儿童(6-18岁)的饮食建议!

4、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学龄儿童的营养应均衡,以保持适宜体重的增长,偏食挑食和过度节食会影响学龄儿童营养素的摄入,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暴饮暴食在短时间内会摄入过多的食物,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增加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超重肥胖不仅影响学龄儿童的健康,更容易延续到成年期,增加慢性病的风险。

学龄儿童(6-18岁)的饮食建议!

5、增加户外活动,避免久坐不动和长时间视屏: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尽可能减少久坐不动和视屏时间,开展多样化的身体活动,增加户外活动,那天户外活动要达1小时以上。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改善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减缓近视的发生发展,视屏时间长是引起抑郁的独立风险因素,也是产生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而视屏时间长和身体活动不足的累积效应会增加抑郁的发病风险。另外,充足、规律和多样的身体活动可强健骨骼和肌肉,提高心肺功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学龄儿童(6-18岁)的饮食建议!

学龄儿童期是人的一生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因此注重学龄儿童期的饮食也至关重要。谢谢阅读,祝您健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