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发展心理学,儿童学龄前三阶段,各项能力针对训练方法

文 / 苏菲课堂
2020-04-09 00:39


新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著名的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其中7岁前被分为三个阶段,对应生理发展和孩童表现,家庭可以如下侧重教育。

第一阶段:婴儿期(0-2岁)


婴儿处在发育期,身体和大脑功能迅速发育。认识新世界,缺乏信任感,没有专注力,这一阶段,婴儿除了生理需要,还有情感上的需要。父母需要多给婴儿做一些抚触,多一些身体接触、眼神交流、声音交流等来表达对婴儿的爱意,同时还有以下两种能力的引导。

注意力

国内外著名的心理学家研究了,孩子爬行,是锻炼注意力的重要途径。从脑功能的发展来说,爬行能刺激脑干、中枢神经系统和前庭觉和小脑的全面发展,增强孩子注意力和保持身体平衡。


手脚协调能力

开展类似舀豆子,搭积木等亲子获活动。

积木非常适合孩子,因为它不仅可以进行空间搭建,还可以帮助宝宝锻炼抓握能力、手部协调能力。

拼图一般相对较难,但是对提高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是相当好的玩具。不过家长一定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自己宝宝发育的情况,来合理的选择适合宝宝的难度。

涂色绘画书。因为涂色需要宝宝眼睛专注在图案上,要有能力控制手部力量的大小,将颜色准确的画在应该涂色的位置上。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2-4岁)

这一阶段儿童不能满足于停留在狭小的空间,而是渴望探索新世界。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认识世界的方式不再单一,而是视、听、嗅、味、触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这时期孩子有很多想法和做法,都会体现出独立意识,他们试图获得一种自主的感觉。


模仿能力

家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孩子的指引。积极地参与孩子的游戏,扮演游戏角色,多让孩子在游戏中模仿不同角色的表现。

观察能力

可以让孩子在两张类似的图中“找茬”,让孩子观察两幅图里面细小的不同。如果觉得平板、手机会伤害到孩子的眼睛,可以给孩子买相对应的绘本。对于绘本,可以让孩子做“比较观察法”的训练,也可以做“顺序观察法”的训练。顺序观察法是给孩子一个大的方向,比如说:从上往下观察,或者从左到右观察,这样孩子在观察的时候会更有逻辑,更准确。

也可以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是扩大孩子的视野,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可能。


第三阶段:学前期(4-7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在生理上达到了第一个成熟期,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强的主动探索能力,也是尝试输出的表达阶段。

想象力和表达力的培养方法可以具体查看前一篇《别太高看想象力!当务之急!孩子要变“想象力”为“表达力”》

学龄前0-7岁这个阶段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作为父母,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挑战,痛并快乐着。

只有关注不同发展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开展符合他们心智的活动,培养相应的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