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字如何提高兴趣,学龄前选用“什么笔”,原来都是有讲究的

文 / 二条和麻麻
2020-10-11 17:26

是不是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头痛的事情?

妈妈说:“去写作业”

孩子回答:“写字累,不喜欢”

妈妈生气的说:“累也要写呀,累就不写了吗?”

孩子被逼无奈,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写作业,然后就开始扣扣这,挠挠那,

磨叽半天一个字也没写,甚至于连笔都没有拿起来。

妈妈来气了,狠批一顿,然后孩子便满脸无奈的说:“那你帮我写吧”

这种场景家里有宝贝的妈妈们都经历过吧,着实有一种气死人不偿命的感觉。

写字的困扰点在哪儿?

1)肢体协调能力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肢体协调能力,会随着大脑的发育逐步完善,

从刚开始的抓握,到后来的协调配合,还有肌肉的发育和锻炼

,都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完善。

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肌肉以及协调能力并不完善,因此在抓握上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宝宝精细动作的练习,最主要的是需要用到手指、手腕部位的肌肉组织,还需要配合手眼的协调能力。

整个过程会通过

手、胳膊、肩的协调配合,一共30多处关节,以及50多块肌肉组织运动

才能完成。

2)专注力的训练

是不是有时候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孩子专注力好差,就像故事小猫钓鱼中的小猫一样,一会儿对这个感兴趣,一会被那个吸引走,总是不能很专心的做一件事情。

这个时候有些妈妈就会异常恼火,孩子这么不专注以后学习可怎么办?

但其实这和宝宝大脑发育有关,

而且宝宝的专注力,是通过一点一滴的训练和成长逐步建立的,

家长们不可一蹴而就,过分担忧。

而且宝宝专注力的练习,是家长保护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

比如说:宝宝小时候喜欢反复的做一件事,反复的说一句话,或者反复的玩儿一个玩具,这其实都是宝宝在自我锻炼的过程。

因此妈妈需要的不是打断宝宝,而是鼓励宝宝多多练习,

不被打扰的宝宝专注力会更强。

3)写字笔的选择

孩子写字的时候,细心的妈妈会给孩子选择,便于孩子锻炼抓握的笔,但也有家长会忽略这部分,感觉孩子锻炼一下就应该学会。

但其实选择合适宝宝使用的笔也很重要:

不要太重,也不要太轻,粗细合适宝宝小手抓握,

也可以配合握笔器进行练习。

任何学习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妈妈不要太着急了,让宝宝慢慢的学会并喜欢上写字。

宝宝学习写字,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太小的宝宝开始练习不论是协调能力。

还是专注力都会相对比高龄孩子较弱,

因此家长应该放平心态,用耐心和细心去逐步的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错误的用笔,会给孩子造成哪儿些影响?

正常成年人常用的笔相对较细,然而这样的笔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呢?

① 不易抓握:

太细的笔会存在这种情况,就拿成年人来讲,如果太细的笔长时间抓握的话手会感觉到酸痛。成年人都会如此,孩子如果使用的话更加会如此。

② 损伤手指:

太细的笔宝宝在抓握的时候,为了能够稳稳的抓住,

宝宝会使用很大的力气来抓握,如果长时间保持这样的一种状态就会损伤宝宝小小的手指。

细心的你会发现有些成年人的手指有突出部分,其实这就和小时候错误用笔有直接关系,长时间的写字会让手指变形。

③ 宝宝会感觉有挫败感:

如果总是抓握不舒服,时间久了宝宝就会产生一种厌恶感,会不喜欢写字,不喜欢用笔,也就逐步的会产生厌学情绪。

总结:不合适的细笔会导致宝宝拥有一个“小丑手”,而且还会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在给宝宝选择笔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避免产生这样的不良后果。

为什么要给宝宝选择“粗笔”

2-3岁的宝宝处于好奇宝宝阶段,因此会喜欢尝试任何自己不懂的事情。

这个阶段的宝宝最喜欢的莫过于乱写乱画了,

而且画完会超级有成就感,

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让妈妈们哭笑不得。

宝宝拿着妈妈的口红在墙上涂鸦,或者宝宝拿着画笔在爸爸脸上涂鸦,或者是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宝宝的“作品”常常是又气又笑,真不知道要拿这个宝贝怎么办才好。

这个阶段的宝宝建议使用“粗笔”

① 优势:

由于新鲜感的刺激,宝宝会特别想尝试用爸爸妈妈的细笔,偶尔用也是可以的,但建议还是要给宝宝准备粗一点的笔。

比如说宝宝画画的笔,

因为粗笔可以很好的保护宝宝的小手指,防止手指损伤,

而且拿粗笔会让宝宝增加自信心,宝宝每次拿起来就可以使用。

因此无论是学龄前还是学龄低的宝宝,都建议使用粗笔,

这样能让宝宝手指和肌肉发展更成熟。粗笔相对细笔而言更容易抓握。

② 锻炼方式:

其实锻炼宝宝握笔,最主要的是锻炼小手抓握,锻炼肌肉灵活性,以下这些可以经常联系,便于宝宝锻炼抓握能力。

自己用勺、用筷子

自己穿衣服

自己搓洗手

自己刷牙

自己做手工、做橡皮泥等

宝宝的能力就像杠杆原理一样,只要能给他一个支点,便可撬动地球。

妈妈怎么做孩子才能爱上写字,掌握这几点很重要

1)耐心

教孩子写作业,对于每位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头痛的事情,但是在锻炼孩子写字能力这件事情上,

妈妈们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耐心细心的去逐步的引导孩子

,比强压更加行之有效。

每个孩子出生之后都要经历学习、失败、成功一步一步稳稳的走,孩子才能走的更远。

妈妈的耐心就是孩子的动力

2)态度

很多妈妈总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但其实这种方式是大错特错的。

就拿成年人做比较吧,加入说一个成年人天天让别人说这不好那不好,最后自己的自信心会一点点的消耗殆尽。

孩子也是一样如果长期的打压,孩

子会逐步的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因此妈妈的态度很重要。

3)鼓励

学会正面鼓励会让孩子重拾自信,学会正面鼓励,能让孩子更加的肯定自己的所作所为。

孩子自信心重建后,做事情会更加有动力。

比如说:宝宝这个字写的很漂亮,但是有一笔不是很好,就可以这样和宝宝沟通。

“宝宝你看这个字,你左边写的特别好看,如果右边写的和左边一样好看,就超级棒棒。”相信这样说,宝宝会特别有信心再去修改另一边。

千万不要打击说“你这写的是什么,太难看了”如果这样说宝宝肯定不愿意再写了,

因为家长的否定会让孩子的自信心消失不见陷入自我怀疑。

宝宝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支持和教育,因此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也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和耐心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