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也有叛逆期,很多妈妈不懂,这样的孩子更聪明
常有老人说小孩子是一岁看大三岁看老,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孩子的性格培养要从很小就开始。

小丽最近和家里的公公大吵一架,闹得家庭气氛低到了冰点。而原因便是家里刚刚一岁半的宝贝,不知什么原因变得越来越调皮了,吃饭总是挑食,不愿意吃蔬菜,小丽怎么劝也没有用。不光是吃饭,孩子在许多事情上也变得格外“叛逆”。而且无论任何事不合孩子的心意,他便会不停地哭闹。
公公是退休军人,看见孩子不听话的样子便无法忍受,经常批评孩子。但是小丽总是认为孩子年龄小,不能这样批评孩子。两人意见严重不合,导致两人经常为孩子的事情吵架了。小丽想用自己的方法管教孩子,但是却没有任何效果,不由得十分苦恼。

很多家长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自己家的孩子还那么小,却变得如此叛逆,总是拒绝自己的要求或者命令,就好像叛逆期提前到到来了一样。但其实啊,这种情况是学龄前儿童的不稳定期,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孩子1到3岁之间,没有具体的时间,每个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间都不一样。
具体表现便是孩子这段时间特别喜欢哭闹,而且睡觉时总不安稳,出现挑食等各种各样的情况,表现得像叛逆期到来一样。

想要解决问题,就需要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学龄前儿童在这个时期,是一个快速成长的过程。宝宝通过观察身边的人,正在逐步地认识这个世界,并且意识开始逐步地走向独立。想通过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情,所以在受到爸爸妈妈的反对和阻止时,就会变得不开心,出现叛逆的情况。

当孩子提出想做某件事情,但家长觉得对于孩子太困难或者太危险时,家长不一定要立刻反对孩子,去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应该尝试和孩子统一战线。比如当孩子对某个玩具表现出强烈的好奇时,家长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玩,并且同时暗中防止玩具被损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但同时要告诉孩子东西损坏再也无法修的道理。

这里的意思不是说孩子哭闹就不能教育了。而是孩子在哭闹的当时是不能采用训斥这种办法。此时孩子的年龄尚小,同时哭闹时说明孩子的低落或者愤怒的情绪已经到了某个顶点,这时如果再训斥孩子,对孩子的情绪很是不利。同时这样的行为更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情绪。所以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找好时机。
3)教育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事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会有这种状况,两个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同,尤其老人溺爱孩子,只要犯了错就躲到爷爷奶奶旁边,父母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也觉得自己有了靠山,变本加厉得不听话。所以,一个家庭教育孩子时一定要统一战线,这样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教育。

孩子叛逆期得出现其实也并不全是坏事,这种情况出现说明孩子的独立意识强,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家长不能一味的否定,而是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群美育儿,让我们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长大。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