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各学龄段近视防控指南来了!快转给师生及家长

文 / 惠州三院
2021-09-11 00:13

“人一旦近视是不可逆的,但是要争取不要让视力变得更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这样说道。

近年来,近视低龄化的现状愈演愈烈,这让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视力问题更加关注,同时也更迫切地想要了解日常预防的关键方法。而在全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问题上,国家十分重视,十五部门联合发起“光明行动”,制定了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公布了2021年近视防控重点工作目录。具体到各部门、各司局、各地方、各学校,以及学生自身及家长,分别应该怎么做,都给出了详细的计划和指导。以下这些建议,大家一定要牢记并认真做到,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01 学前阶段(0—6周岁)

1.户外活动很重要,沐浴阳光防近视

很多家长不知道,其实0—6周岁是早期近视防控的关键期,适当地户外活动,让眼睛沐浴阳光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应鼓励并带领孩子多参加以玩乐为主的户外活动或简单的体育运动,保证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两小时以上。

2.电子视屏要严控,过早使用眼损伤

相信不少家长在孩子哭闹时选择让孩子观看动画片来缓解,导致幼儿在眼睛发育的关键期,过多接触电子屏幕。这不仅有可能引起早期近视,还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建议0—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应严格控制使用时间,每日不超过半小时,学龄前的幼儿应该尽量避免通过电子屏上网课哦!

3.远离幼儿小学化,注重体验与成长

学龄前幼儿不宜读写,避免过早施加学习压力,家长应该主动抵制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让幼儿快乐成长,充分使用各种感官探索和体验。对于学习钢琴等乐器的孩子,琴谱字体要尽量大,保证练习时环境光照亮度,每次连续练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近距离注视场景下,距离应保持50厘米以上哦!

4.睡眠确保十小时,膳食营养要多样

幼儿的营养水平和睡眠质量与成年后身体素质息息相关,应注意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每天应保证充足睡眠时间10小时以上。注意膳食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5.密切关注眼健康,从小就要来建档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眼健康,在新生儿健康体检时就要主动进行视力筛查,及时为幼儿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建议三岁后每3—6个月定期监测视力和屈光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家长在家可教会孩子通过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测,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02 小学阶段(6—12周岁)

1.户外活动要保障,体育爱好宜广泛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鼓励课间休息时间和体育课到室外活动。家长应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累计应达到两小时以上。低年级小学生应注重锻炼习惯的养成,把体育运动作为兴趣爱好。高年级小学生可适当增加有氧体育运动,注意在户外活动中预防晒伤和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

2.正确姿势不能忘,用眼环境要敞亮

学习时,阅读和书写的环境非常重要。环境的采光照明要科学,学习场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应通过台灯辅助进行双光源照明,台灯应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避免眩光。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阅读和书写姿势的关键时期,注意标准读写姿势与习惯,桌椅高度要与孩子的身高和坐高匹配并及时调整,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学校和家长应严格姿势训练,及时纠正错误姿势。教导孩子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看书,不要在摇晃的车厢内看书。

3.视屏时间不要长,课外不要增负担

小学生应严格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学校应谨慎开展线上课程学习,尽量不布置线上作业。家长应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课业负担,减少课外培训尤其是线上课外培训,切勿忽视孩子兴趣和视力健康盲目报班。

4.阅读材料要优选,纸质读物不反光

阅读材料的图画和字体不宜过小,选择哑光纸质读物。小学低年级段的阅读材料应以大字体图文为主,小学高年级段的阅读材料字体不宜过小。

5.读写间隔多休息,劳逸结合眼舒适

小学生应控制持续阅读和书写的时间。低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20分钟,高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30分钟。休息时应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活动或远眺。

6.近视不可乱投医,正规机构去就医

学生近视后,不可病急乱投医,不要迷信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广告,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并遵从医嘱进行科学干预和矫正。


03 中学阶段(12—18周岁)

1.主动学好眼知识,科学把握眼健康

树立“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并向家长宣传。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2.劳逸结合很关键,三个“20”多提倡

中学生学业压力递增,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在校期间,应把握好课间休息时间和体育课活动时间,多远眺或到户外活动。课余和周末尽量多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及时调解压力。牢记“20—20—20”原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注意看20英尺(6米)外的远处物体20秒钟放松眼睛。

3.采光照明莫大意,学习环境严把关

阅读书写时环境很重要,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可通过台灯辅助照明,台灯要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为保证正确的读写姿势,要选择高度合适的课桌椅。

4.阅读书写有讲究,连续时间勿过长

中学生应控制持续阅读和书写的时间,每次连续读写尽量不超过40分钟。平常阅读时尽量选择字体大小合适的纸质读物,字体不宜过小,材质尽量不要有反光。

5.电子产品控时长,视屏距离要保持

自觉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减少非学习目的的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时,尽量选择大尺寸的屏幕,保持50厘米以上的注视距离。

6.近视普查应重视,高度近视要防范

随着学业的加重,中学时期是近视度数增长的爆发期,应重视学校开展的近视普查,及时查阅检查结果。做到每半年应进行一次视力筛查,跟进及控制近视发展,避免成为高度近视。

7.矫正方法要科学,虚假广告莫相信

目前暂未出现证实有效的近视治疗药物或保健产品,一旦近视,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科学矫正。不可病急乱投医,迷信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广告。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全飞秒中心李文涛博士表示:“18岁前把近视控制在600度以内,可以降低74%的白内障风险,67%的青光眼风险,99%的黄斑病变风险,98%的视网膜脱离风险。这就是近视防控的意义!”

近视一旦发生不可逆转,请家长务必带孩子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科学矫正。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眼科医疗设备和眼科检查仪器,开展各种类型的斜弱视矫正训练、青少年近视防控训练等,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为广大惠州民众提供了全面、经济、高品质的专业眼科医疗服务。

近视防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攻坚。积极构筑全民参与的防控网络,有效保障儿童青少年眼健康。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爱眼护眼,共创光明未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