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圆圆圈圈,不想变成罗圈腿的宝宝
小孩的成长总是伴随着父母的担心,新生儿总是让父母考虑很多的问题。比如:经常有家长发现孩子双腿总是并不拢,是不是罗圈腿呢?有些爸爸妈妈觉得罗圈腿不太严重,其实不是的。
罗圈腿不仅影响着人的体型与健美,使人失去了体型美,而且还会造成行走不利,有时还会影响一些要参军、工作甚至影响恋爱,曾经还有些人会因为患有罗圈腿,而导致精神压抑,甚至悲观厌世。爸爸妈妈看到这是不是觉得罗圈腿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此对于婴儿罗圈腿还是需要重视起来的。

那该如何判断婴儿是否患上罗圈腿呢?造成婴儿罗圈腿的原因是什么呢?婴儿患有罗圈腿该怎么办呢?
什么是婴儿罗圈腿
罗圈腿是人们对双腿呈“O”型或近似“O”的一种戏称。罗圈腿医学上叫O型腿,罗圈腿是一种不正常的骨骼发育畸形造成的。从正面看,显得腿短,上下肢比例失调。在行走时,不易保持平衡,容易摇摆,形成鸭子步,步态难看。

婴儿的罗圈腿就没有那么明显可以判断,我们不能直观的从外表上看。我们看婴儿的罗圈腿可能就是把婴儿的双腿向中间靠拢,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的间隙超过10厘米,这样子可能就是婴儿罗圈腿。
婴儿罗圈腿的症状
婴儿罗圈腿的症状早期以多汗、易惊为主要症状。妈妈们都会发现,宝宝的腿总蜷缩着,即给他拉直后,可手一松,宝宝的腿又弯曲了。事实上,不足3个月大的宝宝,下肢的胫骨(膝关节以下的长骨)朝外侧弯曲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那很多爸妈说,那这样又要如何分辨呢?

家长可以让宝宝仰卧,然后轻轻拉直宝宝的双腿,让其脚跟处并拢,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膝盖和踝关节也是并拢的;倘若膝盖分开超过了6厘米以上,家长就应该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尽早确诊是不是罗圈腿。
婴儿罗圈腿的原因
骨骼生长发育阶段,受到特殊的生活习惯影响。幼儿时患佝偻病所致。小儿佝偻病主要原因是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一般是由维生素D缺乏所引起的。维生素D缺乏时,钙、磷在肠内吸收减少,钙、磷减少,一方面机体在甲状旁腺调节下使已长成的旧骨脱钙(旧骨硬度降低),以弥补血中钙、磷不足;另一方面新骨由于缺钙而使骨质钙化不足而质地松软,肌肉关节松弛,直立行走时在重力作用下就会变形,导致了婴儿罗圈腿。

婴儿罗圈腿怎么办
宝宝如有X形腿、O形腿,家长们也不必太过慌张,可以上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或者首先看是否缺钙,先补钙。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下运动锻炼来纠正或弥补。
1.压腿运动:通常采用对孩子进行直压腿和侧压腿。
2.踢腿运动:看孩子是患了什么样的罗圈腿。O型腿采用小腿外踢法;X型腿采用小腿内踢法。
3.夹腿运动:让孩子的双脚、踝、膝同时靠拢夹紧,坚持数分钟后再放松。然后重复平时走路,注意他们的姿势

有些爸爸妈妈或多或少有一些罗圈腿的症状,因此会担心罗圈腿会遗传给孩子吗?
答案是一般不会遗传。罗圈腿是由于先天或者出生后缺钙引起的。在怀孕期间孕妇缺钙严重,从而会导致出生的婴儿出现罗圈腿。其实小婴儿看起来都是有些罗圈腿(O型腿),而在真正医学上的O型腿都是指在孩子会站立行走后才去判断的。
感觉孩子患有罗圈腿时多注意给孩子补钙,就可以预防罗圈腿的形成。医生会建议父母让宝宝补充一些钙剂。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太阳光来帮助宝宝吸收钙质。坚持母乳喂养也是避免佝偻病的好办法。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钙质,而且极为容易被宝宝吸收。

在给孩子补钙时,应注意尽量采取食补,要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骨、虾皮、骨头汤、鲜鱼、活虾、海带、牛奶和豆制品。当然还应该适当喝点鱼肝油和钙片,乳钙是补钙的最好方式之一,因为乳钙容易吸收,而且效果好。
爸爸妈妈们要多关心宝宝的成长状态,正常的喂养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不会导致宝宝出现佝偻病的,妈妈们也不要过于担心。
获取更多母婴产品、家居消费品等对比测评内容,敬请关注“朴货研究所”WXGZH,还原真实的态度,传递有价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