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两个儿子培养进剑桥的她,到底有什么教育秘诀?
最近,我在思考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才是适合孩子的时候, 碰巧看到一篇文章,讲了一位母亲将两个儿子亲自教育进了剑桥 。其中她对子女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令我很认同也深受教诲。
中央电视台曾播过她的专访,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请一个工人,煮饭什么事都是我亲自做。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孩子要感觉到妈妈是照顾他们的。”
虽然身居高位,但母亲的角色在她生命中依然占有重要位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请佣人 照顾孩子亲力亲为
她提及自己的两个儿子时称,自己从来不打儿子。关于教育孩子,她指出孩子不同成长阶段需求是不同的:
“比如年幼时,他们需要父母的关怀照顾,陪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从来不请海外佣工,这样才会让自己有‘纪律’,能够准时下班照顾两个儿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教育理念宽松 给孩子足够空间
她对教育的理念是一定要宽松,也从来不会要求孩子必须学或修读规定的科系。在家里,她的两个儿子“从来没有补习,也没有学小提琴、奥数什么的”,结果双双毕业于知名学府剑桥大学。
关于教育孩子,她分享道:“小孩自己会学,你只要给他一个易启发、富满足感的环境就好。他们自己会主动去学,尤其是在今天这种网络发达的环境下。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给孩子灌输知识,而是要培养他们追求知识的热忱和动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会放手 让子女自己去经历
到孩子稍微年长时,我们就要学会和他们平等交流,不要再以大人的口吻去教训他们,“我们当时还是青少年的时候,和今天完全不同。以前不能上网,吸收的知识有限,但现在的青少年每天都知道世界在发生什么事。”
她指出,到孩子长大之后,父母就要学会以朋友的方式和他们相处,学会放手让孩子独自去经历,过分的关心往往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强调,要达至家庭共融,重点就在于“一齐讲、一齐听、有商有量”,若父母可以多从孩子的角度了解他们,孩子不但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更会享受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孩子的榜样 名副其实的学霸
在她的密友眼中,她“为人高尚、有同理心、友善、体恤别人、风趣”,而这些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了影响。
她曾说过,自己的性格深受母亲的影响。“我的母亲操持着一大家子的起居饮食,任劳任怨。虽然她没有学历,但是她坚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女儿(我)找所好学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因母亲的努力而进入学校读书,度过了十多年的求学时光。母亲用自己的方式指引着她健康长大,而现在,她又将这份爱传承,深刻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在她眼里,陪伴孩子成长比其他的任何一切都重要。她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在最渴望爱的时候,发现没有陪伴。
反观当下,很多家长育儿心得背诵十篇,育儿视频看上千遍就以为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育儿专家。面对孩子时,往往理论知识一套一套,实际的付出却是少之又少。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宽泛的大话题,因为家庭和孩子的差异性,所以在每个家庭里每个孩子身上都带有个性化。但是,不管差异有多明显,家庭的组成终归是父母和孩子。所以,知子莫若母,唯有父母给予的爱和陪伴,才是孩子成长最大的底气。
看到这里,关于孩子的教育你有没有新的想法呢?评论区告诉小编吧!
想要帮助孩子了解更多英语学习小技巧?
关注公众号“乐学习英语”,每天60s干货妥妥的!更有专属礼包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