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说不听怎么办?18句模拟对话,F4沟通技巧,一学就会

文 / 父母世界Parents
2019-03-10 11:14

经常收到读者的留言求助:

  • “孩子每次发脾气犯错后,我也学着共情复盘,但他总是屡教不改怎么办”;

  • “为什么道理都懂,可是遇到事情后,我脱口而出的还是那些事后让我后悔的话?”

Feeling——说情绪

Finding——说发现

Future——说未来

亲子关系中的沟通艺术真的特别重要,首先一定要走心,但其次还是需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的。好好说话这件事,我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今天和大家分享关于沟通的F4,希望这样的关键词总结,可以提醒大家不要遗漏某些关键内容。

Fact——说事实

遇到孩子出现问题了,我们太急于教育指正,结果就出现了很多下意识的“指责”,说事实是很多父母最缺失的一个能力。

1、“你怎么又把玩具弄的一地?” ——指责

2、“你把玩具撒在地上到处都是,其他人走路会被绊倒的” ——事实和造成的影响

3、“你看让你画画小心点,现在撒了吧”——指责

4、“我看到你把画盘打翻了,颜料弄在地上不容易清洗”——事实和造成的影响

为什么“说事实”很重要?首先,它是对事不对人,越捣蛋的孩子越缺爱,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爱被接纳,他们才不会一次又一次挑战我们来赢得关注。同时,很多年纪小的孩子有时是意识不到自己哪里做错的,当我们说事实和造成的影响时,我们就是在帮助他们总结问题,这时他们才明白为什么玩具弄一地是不好的,也就更有教育意义。

要学会说事实,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每次看到孩子问题,避免脱口而出的那个“你”,尝试用“我看到/听到”这样的句式来总结。

Feeling——说情绪

面对孩子大哭发脾气时,我们要学会说出情绪,这也是很多父母很难做到的,基本上我们脱口而出的就是“不要哭,没什么的”,这直接传达给孩子的就是不被接纳的感受。

5、“不可以扔拼图,我们要爱护玩具。” ——不被接纳

6、“你想把拼图放进去却没成功,你很沮丧,这个真的很难呢。” ——接纳情绪

7、“但玩具不能用来扔,你可以请求妈妈帮助。” ——限制坏行为

8、“不可以打人,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乖。” ——不被接纳

9、“你的玩具被姐姐拿走了,你很气愤,这是你最喜欢的玩具,你还在玩呢。” ——接纳情绪

10、“但我们不可以打人,如果你太生气了,可以先到妈妈怀里来消消气,等你冷静下来了,我们一起去和姐姐好好说,要回玩具。”——限制坏行为

很多学习过“正面管教”的父母总会有一个疑问,“我使用共情,帮助孩子情绪命名,会不会就过于溺爱孩子了呢?” 其实“说情绪”的关键是,全然地接纳情绪,但需要严格地限制坏行为。区分“情绪”和“行为”是我们每个父母需要练习的,而这又是第一点“说事实”的原则。

Finding——说发现

面对孩子需要帮助时,我们经常直接上手替孩子做了。于是,非常经常的,我们一边埋怨孩子“什么都不会,不动脑筋”,一边又“乐此不疲”地包办代替。

11、“你这样放不对,你这个玩具的这个口需要插在这里,你看要这样做”——否定包办

12、“你想把这块大的积木放在上面,但似乎怎么都放不上”——总结问题

13、“我看了一下你旁边搭的积木,需要那样的积木口才能拼插起来”——提供思路

14、“这辆车怎么可能装进这个书包呢,不带车出去了”——否定拒绝

15、“你想把车放进书包里却放不进去,似乎车比包大很多,你要不要比一下?”——总结问题,提供思路

最差的“帮忙”就是家长动嘴动手很快,动脑却很慢。我们每次第一时间的“解救”孩子,并没能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让孩子感受到很强的沮丧感,“我弄了半天没成功的事情,父母竟然一秒就搞定了”。如果长期以往,他们就会有这样的思维惯性,“有问题父母会做,反正我做不好”。

说发现,让我们帮助孩子界定问题,所有的“擅长动脑筋”的孩子都是先要知道“我出了什么问题”。

Future——说未来

面对孩子的犯错,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教育的目的是放眼于未来的中长期,而不该仅仅留恋于当下的对错输赢,不然就容易陷入“你输我赢,你要认错”这样的权力之争中,这对于3岁以后自我意识更强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16、“你又上幼儿园迟到了,今天晚上没有看动画片”——着眼当下,立即惩罚

17、“你这周已经连续3天上幼儿园迟到了,我们一起找找原因,看看问题出在哪?”——解决问题比当下惩罚重要

18、“那我们接下来可以XXX,如果还迟到了,我们可以XXX” ——着眼未来

很多所谓的“屡教不改”的孩子,通常都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只关注于当下,“你这次做错了,你要接受惩罚”,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接受了“当下的惩罚”,今后就不会再犯。但我们高估了学龄前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在“当下错了”和“未来不再犯”之间,缺少了一个桥梁,那就是“问题在哪,行动计划是什么”。

“说未来”让我们不执念于孩子当下的问题,而是以长远的眼光帮助孩子做的更好。

我刚刚做母亲的第一年,遇到过邻居家的保姆,她是大学生兼职打工。她对邻居孩子的沟通真的让人“如沐春风”,简直就是所有育儿书的范本。我当时就问过她,你怎么做到的。我记得她告诉我,我妈妈小时候就是这么对我的,就是自然而然的。

这一句非常简单的话却对我影响深远,这让我觉得自己学习做母亲,学习这些沟通技巧都是有“使命感”的。正因为我从小不曾被温柔对待,所以我现在需要努力学习育儿。

愿我们现在所有的努力为之,等到孩子们长大后,都能变成毫不费力的润物细无声。

我最喜欢这句我们不该执念于孩子当下的问题,而应以长远的眼光帮助孩子做的更好。

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我们解决它就好了。你有什么好方法和孩子沟通吗?

留言给我们

创意策划 / Parents全媒体中心

监制 / 姗姐

编辑 / 岳岳

美术设计 / 超人S

往期精彩内容

福利传送门

养娃,仿佛一场修炼。究竟你身上有哪些Super Mom的属性?

扫描下方二维码,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写手招募

如果你是爱分享的妈妈或爸爸,有充裕的时间,见解独到,欢迎随时分享你的观点,投稿至[email protected],成为我们的特约作者哦。

点一下好看,我们都“好好”说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