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教育学家:早教孩子语言非常重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会坐、爬、行等都会牵挂着父母的心,因为每一步的变化和发展都意味着孩子在不断地进步和成长。时常在网上会看到有一些家长在平台求助:宝宝一岁多了还不怎么会讲话怎么办?
大家的答案都不一,有的人认为越早越好;有的人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当孩子愿意讲了,自然会讲了;也有的人发言:我家孩子2岁多才会讲话,不也同样能考上大学吗?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经验和道理。

那么,一个孩子的早期语言发展能力到底重要吗?究竟是早一点好还是晚一点好呢?
日本儿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儿童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研究,在他的经典著作《早期教育与天才》有专门撰写一个名叫威特的天才成长故事。
这个名叫威特的男孩,8、9岁时已能够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那年,考上莱比锡大学,未满14岁时提出数学论文而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威特这个看似天才般的人物,实则一出生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并无异样,而他一路的成长最主要是得益于他父亲对他的悉心教导。
木村久一在《早期教育与天才》中写道:要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必须循序渐进,否则就达不到目的。那么为了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应当怎样做呢?首先要早教孩子语言,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是我们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得不到任何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木村久一的资料调查中,威特的父亲就是遵循这一点去教育孩子的。

我们不一定都能将孩子教成威特那样的天才,但作为父母,如果看到同龄的孩子都已经会用语言表达了,而自己的孩子还不会,内心难免也会升腾起一股焦虑和心理压力。如果可以避免,我相信,没有哪一个父母会宁愿自己的孩子比别人晚一点。
其实,只要父母悉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小举动,就可以帮助孩子尽早开发他们的语言能力,让他们更早地学会讲话,学会去表达自己。具体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
一:从小经常指认身边事物给孩子听将身边事物指认给孩子听,在我们身边是一个很常见的举动。这个在孩子刚有辨别能力的时候就可以教了。比如,当我们抱着孩子在家里走动的时候,可以用手去敲家里的门,这个敲一敲,那个敲一敲,并用缓和而清晰的语调反复发出“门,门”的声音给孩子听。对待身边的其他物件也是,睡觉的床,每天要喝的水和奶粉,家里的家具,身体的各个部位,外面各种动植物的名称,各种交通工具的名称都可以一一指认给孩子听。
如此循环往复,当孩子每天源源不断地从父母那里接收到丰富的信息后,他的大脑也就能被不断地刺激,不断地被存储,从而会更快学习和接受更多新的事物。
记得在大宝2个月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哭得很厉害,住在楼上的姐姐下来帮我这个没经验的妈妈。只见她从我手中接过孩子,一边轻声地哄着,一边指着家门前晃动的红灯笼,看着大宝的眼睛,一字一字地说:“灯--笼,灯--笼”,已经哭了半个小时之久的孩子突然就不哭了,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晃动的灯笼。

后来,我也沿着这个方法时常对孩子指认身边的事物,清楚地记得,大宝在6个月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叫“妈妈”了,8个月的时候就会叫“爸爸”,总得来说算是比较早的了。
二:教孩子利用肢体动作沟通当孩子会咿咿呀呀学语的时候,他们此时已经有了想表达的欲望,但又说不出来,父母此时可以借助肢体动作教会孩子来表达,这样不仅会让语言更形象,孩子也会更容易记住其中的意思。
比如,当孩子喝水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舌头和口腔发出“啧啧啧”的声音,然后一边告诉孩子“水,水”;当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可以用手指向门外,告诉孩子“玩,玩”。父母做什么样的动作,孩子也会模仿的。同样一些其他的,父母也可以想一些孩子能跟得上的动作教孩子来表达。
孩子虽然小,不会说话,但大多都能理解肢体所表达的意思。当孩子学会运用肢体动作来向父母表达意愿时,父母一定要把他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说出来,如此才能达到引导孩子学习语言的目的。

脑力达人魏坤琳教授在《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一书中也鼓励父母教孩子孩子“用手说话”这种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并认为这不仅有助于开发孩子的语言发育能力,它还跟大脑发展有关。手势越多越复杂,大脑的工作就越忙碌。交流得多了,大脑的细胞开始增加,细胞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最终大脑的容量变大,大脑皮层也更发达。
三:书是接触语言最好的媒介书是孩子接触世界最好的桥梁,书可以让孩子从对这个世界的一无所知变得有所知,而讲绘本就是让孩子接触世界和生活最好的媒介。
从孩子一出生开始,父母就可以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给孩子读绘本,开一盏小台灯,为孩子备一本撕不烂的翻翻书,让他躺在自己的身边一边把玩着手里的书,听着爸爸妈妈读绘本的声音。
当孩子慢慢大一点能坐的时候,给他备一些有很大的图片、配少量文字的绘本,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带着孩子坐下来,讲给他们听。

日复一日,只要父母坚持做,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能更早学会用清晰的语言来准确地表达,同时还能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以上三个小方法都是在我们生活中切实可行的,且都是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去着手。只要父母用了心,想让孩子更早学会语言表达也不是难事。
当孩子更早地学会了语言表达,孩子也就有了更早地去接触这个广阔的世界的机会,吸纳更多更丰富知识。如此,一步向前,步步向前。
我是一个拥有两个男孩的宝妈,爱学习,忙时码字,闲时育儿,多平台原创作者,看完如果觉得有收获,喜欢我,欢迎关注,留言或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