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好好吃饭的五大因素,你家娃中几个?一个没有恭喜“饭霸”

文 / IF枕边育儿
2019-03-14 15:02

去年一部热播剧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人生再精妙,也不过五个字:吃喝拉撒睡。”成人都是如此,小娃娃们的这“五个字”可是牵动了多少家长们的心啊,尤其是吃!

上午带着孩子去闺蜜家玩,待到午饭时间,闺蜜一家人“如临大敌”一般,开始发愁孩子吃饭的事情,全都皱着眉头,熨斗都熨不开的哪种。

让坐餐椅,不坐,非要坐在沙发上;

让穿罩衣,不穿,那就不穿吧;

让自己吃,不吃,那就爷爷奶奶妈妈轮番喂;

让吃一口蔬菜,不吃,看到就扔掉;

让安静地喂着吃,不要,非要看小猪佩奇。

最后在爷爷、奶奶、妈妈轮番哄骗再加上小猪佩奇的攻势下,追了三个房间,饭菜都凉了孩子也只吃了小半碗。

结果娃把饭碗一推,“妈妈我不要了,我要吃蛋糕”。闺蜜只能放下凉了的饭菜,转身去冰箱拿出了蛋糕,而奶奶则是拿起扫把开始收拾起刚才因为追着喂饭弄得满地的残羹。闺蜜转头看着坐在餐椅里安安静静吃完饭的我儿子,唉声叹气。

家有“饭渣”,我想很多妈妈们都身心俱疲。看着娃身体一天天被拖累,又不吃饭,不管怎么换着花样娃都吃不进多少东西,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孩子比同龄的瘦小,再加上邻居开玩笑似的指指点点,别提多心塞了。

人饿了都是要吃饭的,这是本能。但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却有很多,需要家长耐心排除,对症下“药”,才能“饭渣”变“饭霸”。

1、没有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现在,大部分家庭带孩子的主力军还是奶奶辈,老人们觉得孩子只要能吃进去,怎么样都不是那么在意。

一些孩子并没有养成坐餐椅的习惯,年龄小注意力本来也不集中,更容易分心。不坐在固定餐椅里,很有可能吃着吃着就跑去玩了,就像闺蜜家的孩子。家长又跟在后面追,不仅危险也易养成孩子不好好吃饭的习惯。

还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吃饭,选择让他边吃饭边看电视,长期以往就会形成没有电视就不吃饭的习惯。这点我家大宝从小就知道,看电视吃饭对身体不好。你问他哪里不好啊?他会说,消化不好,长大会是个大胖子。没错,从小我就这样告诉他的,所以他一直记得,并且习惯到现在。

2、零食不停嘴,正餐吃不下

“隔辈儿亲”老人自然宠爱孩子,想吃什么就给什么,导致孩子每天吃各种零食,基本嘴不闲着,到吃正餐的时候,哪里还饿?孩子的胃容量本来就小,零食吃了太多,当然就吃不下饭了。

3、给孩子定量,压力大

即便是孩子也知道“吃饱了”“没吃饱”的区别,孩子的食量应该由他自己来决定。孩子其实已经吃饱了,但家长觉得孩子吃得少,不停地劝他继续吃,再吃点。久而久之孩子一到吃饭时间就觉得压力巨大,慢慢地也就开始排斥吃饭了。

​4、对提供固定的食物表示抗议

大部分老人都比较节俭,思想陈旧,一直用“老一套”的法子带孩子。以前都是吃菜汤泡饭就可以了。但现在的孩子不比以前,对食物种类或形状、外形的要求都很高。总是提供一成不变的菜单,就算是大人也有吃腻的一天。多换一些做食物的花样,给孩子多一些选择,给孩子一些神秘感,孩子会更期待下一顿吃什么。再说了,营养均衡孩子成长才能更健康。

5、特殊时期需要特殊的食物

孩子在长牙期间是不喜欢吃饭的,因为出牙的不适让孩子没有胃口。如果家长这时候还继续给他吃些热的、软烂的食物,孩子自然就不喜欢吃。而应该给一些凉凉的、硬的、脆的食物给孩子,才能够缓解出牙期的不适感。

枕边育儿寄语:

想要养成“饭霸”孩子,就该让孩子固定在餐椅或者小桌上吃饭,并控制好就餐时间,如果磨蹭、拒绝或者停止进食,就撤掉食物,直到下一餐再给。中间坚决不给零食,长此以往,“饭渣”变“饭霸”!看完你知道孩子不好好吃饭的五大因素了吗?你家娃中几个?如果一个没有恭喜“饭霸”。

你家孩子是“饭霸”还是“饭渣”呢?一起聊聊吧!

高级育婴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一位西南大学儿童心理学专业的妈妈,专注育儿、孕期、新生儿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