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学习成绩,而是这一品质

院子里有三个孩子正在玩奥特曼的游戏,三岁半的松松拉着奶奶的手散步,走到三个小伙伴身边时,松松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很想加入其中。于是,松松就站在了小伙伴们的身边,这时一个“头领”说话了,“你走开,我们不想和你一起玩。”
松松被拒绝后,心里很不高兴,撅起了小嘴巴,但他依然没有挪动脚步,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这时另一个孩子走了过来,“你不会玩,快走开!”并用手轻轻地推了松松一把。松松的奶奶看到后,很不高兴,对松松说:“他不跟咱们玩,你自己玩,谁稀罕他们呀!”三个孩子见奶奶生气了,吐着舌头,做着鬼脸,跑开了。
松松见小伙伴走了,记得哇哇大哭起来,“奶奶,我不想一个人玩。”“你这孩子,一个人玩有什么不好,跟他们一起玩,会欺负你!”松松的奶奶拉着孩子走开了,松松的眼睛还望着小伙伴跑开的方向。
儿童心理学家哈塔布曾说:“预测一个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现在的学习成绩,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来。”

为了使孩子成人后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孩提时代,父母就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尽量多地提供孩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尤其是当孩子三、四岁之后,孩子与小伙伴相处的愿望会更加强烈,此时是培养孩子合群的关键时期。
哪些孩子不合群回到文章开头的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松松的奶奶总担心孩子和别人玩会吃亏,阻止孩子跟别的小朋友在一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孤僻、不合群。
除了家长有意无意地阻止孩子们的社交行为外,孩子不合群也与孩子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自尊心过强和过弱的孩子在集体中也容易感到不适。
自尊心过强的孩子容易自命不凡,看不起别的小朋友,缺乏自尊心的孩子则会胆小、怯弱,缺乏与小伙伴交往的信心与兴趣,即使勉强在一起,也会不欢而散。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合群,然而孩子是否合群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培养逐步取得的。那么,如何让孩子合群呢?我认为应该坚持以下三原则:
原则一: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我家沛泽小的时候,但凡楼下有关儿童乐园、育婴店、早教中心开业,老公都会带孩子去,鼓励孩子去参加店家组织的活动,上台表扬一个小节目,或者和同龄的孩子走T台秀等。从小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就不会害羞,稍微有些紧张,只要爸爸妈妈陪伴身边,一般都能克服。等到孩子大一些,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就不会犯怵,因为小时候积累起来的自信、“舞台经验”都让孩子充满了力量。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社交亦如此,只要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接触同龄人,他们才会在实践中总结出交往的技巧。一个整天关在家里,自己跟自己玩的孩子,是不会懂得如何与人交往的。

原则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我们小区有一个叫小虎的孩子,大家都不喜欢和他玩,而且很多家长明确告诉孩子不能和小虎玩,因为这个孩子经常说粗话,和其他孩子发生矛盾,张口就骂,而且特别难听。小虎的坏毛病就“遗传”了父母,他的父母感情不好,经常吵架,一吵架就破口大骂,在孩子面前也无所顾忌,于是,孩子就有样学样了。
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特别不招人喜欢,与小伙伴们相处起来总是闹毛病,这与孩子的家庭环境有一定关系,如果孩子的父母都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夫妻之间总是吵架,不懂得谦让,孩子又怎会懂得与他人相处呢?
原则三:请不要随便介入孩子们之间的事
每次放假,我都会带着孩子们回娘家,侄女、外甥女、外甥凑在一起,有五六个孩子,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我们在孩子身边,孩子不一会儿就会打起来,一会儿这个找妈妈诉苦,那个找爸爸告状。但是,如果让孩子们自己呆在一个房间,我们大人做自己的事情,不去理会孩子,他们往往很少打架,偶尔争吵,我们不管他们,他们也能自己解决。相反,只要我们过问了,事情就会越来越复杂。这说明孩子们是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的。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挨欺负,孩子们刚发生口角,还没有怎么样,家长就上前护住自己的孩子,这样做就剥夺了孩子实践的机会,其实,孩子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去处理问题,所以,只要没有多么严重的事情,孩子们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
如何让宝宝与大孩子玩到一起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总爱跟在比自己大的孩子后面玩,却对和自己一样大或者比自己小的孩子“不屑一顾”,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三岁以下的宝宝喜欢与大孩子玩,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逐步学会了走路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越发地急着去探索这个世界,看看大哥哥、大姐姐们有那么强的本领,能做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小宝宝就会对他们产生强烈的亲近、依附甚至崇拜心理,所以,小宝宝就成了大孩子们的铁杆粉丝,走到哪里,都要追着哥哥、姐姐们。
小宝宝和大孩子一起玩,可以学到很多本领,但由于大孩子都比较“鄙视”小孩子,所以,很多家长常常不知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宝宝与大孩子玩到一起去。我认为,重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会孩子与人交往的技巧
小宝宝不招大孩子的“待见”,与他幼稚的交往方式有关。比如,小宝宝会直接抢大孩子手里的玩具,直接接入到大孩子的游戏中去,这种直接接入的方式,往往会令大孩子反感,因而遭到拒绝。
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与大孩子交往,教会孩子礼貌地和人打招呼,教孩子如何与别人商量,加入到游戏中去,教会孩子懂得分享与合作,这样,大孩子才愿意接受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
第二,替宝宝说情,帮助宝宝与大孩子交往
当宝宝遭到大孩子的拒绝时,不是着急地抱着宝宝离开,而是应该替宝宝向大孩子说情,“小弟弟好喜欢和你们一起玩,你们能让他加入吗?我保证他不会破坏你们的游戏规则。”
小宝宝与大孩子一起游戏,难免会出现矛盾,家长切不可以“哥哥姐姐应该让着弟弟妹妹”的标准而批评大孩子,也不要以为“小宝宝吃亏了”而袒护小孩子,这样做,会让大孩子反感小宝宝。
第三,在与大孩子游戏时,教小宝宝学会自我保护
小宝宝与大孩子一起玩,难免会发生矛盾,一旦发生矛盾,吃亏的当然是小宝宝,所以,家长有必要增强宝宝的自我保护意识,当大孩子打宝宝时,要告诉宝宝快点跑开,也可以向大人寻求帮助,亦或者大声地呼喊。
总之,成人不要过分介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去,更不能对大孩子指手画脚,责怪大孩子,要想不让自己的孩子吃亏,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