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任君畅游,人生还长君须一搏——开启全新的自我发现之旅

文 / 青少年儿童健康守护
2019-04-30 15:26

天才如莫扎特,也逃不过少年时期和成人初期的世俗挣扎。尽管那个时候的他已经拥有众多作品,但还是必须在土生土长的萨尔斯堡以风琴手和小提琴手的身份来赚钱糊口。而那些平庸的演奏会,能带给他的也只有微薄的报酬和怀才不遇的嗟叹。久而久之,他的内心积累起了愈加强烈的渴望——为了所追求的艺术,他必须更加投入和付出。在短暂的怀疑和踌躇之后,莫扎特终于跟随着内心的召唤,辞掉了工作,去维也纳开了一间小店铺,从此坚定的走上了他那佳作频出、灵感泉涌的灿烂人生之路。

世界很大任君畅游,人生还长君须一搏——开启全新的自我发现之旅

即使你从未奢求过到达如莫扎特那样的艺术造旨,你也很可能曾经设想过拥有那样打破世俗常规的勇气和理想。你可能已经感到每天的工作味同嚼蜡,你也可能已经走上了人生的坦途——学有所成且得到了薪酬优渥的工作——但你还是感到了厌倦,在心底拷问自己是否只能如普罗大众般心安理得的度过这一生,哪怕你的内心仍然还希冀着有一天能成就一个不一样的精彩的自我。

如果你有雄心壮志想要充盈自己的人生——例如,进行创业或将自己的爱好发展为长期事业——起草一份行动计划就是你需要面对的第一个挑战。但无论前路有多艰难,现实世界中仍然不乏成功案例。只要你坚持内心所向,永远都有机会成长为莫扎特那样的大师,谱写属于自己的恢宏篇章。

诚如亚里士多德等古代哲学家所信奉的那样:人们只要能够主动发掘自己的才能、天赋和潜力并利用一切可用资源来不断提升,就可以为未来的幸福与美好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如果一个人空有才能与天分,但却并不为之奋斗努力,那么他/她的内心便很难感到充实快乐。如果你正经历着这样的感受,那你就需要勇敢站起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重新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坚持走下去。

世界很大任君畅游,人生还长君须一搏——开启全新的自我发现之旅

人的“本我”并不是消极的等待着被发现,而是一直在主动积极的寻求着关注,直到突破的那一天。

那么到底是什么阻止了我们发现自我的脚步呢?传统的观念总是认为人要“争上游、早出头”——学生时期就要逢考必胜,早早的选择好就业方向,然后再努力谋求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在这样的价值导向下,大多数人都将前途放在首要地位,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追求和理想早就被抛诸脑后,渐渐迷失了自我。当今社会中,一大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就是类似观念的拥趸,不惜忽视孩子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将自己的意志与选择强加给下一代,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将来找到一个“铁饭碗”。但这样的工作却一眼望得到头,温水著青蛙似的磨平了你的所有棱角,成为营营大众的一份子。

在哈佛大学一项研究中发现,那些师出无名却成就辉煌的人,往往在人生早期都受到了这样传统观念的影响束缚,默默忍耐了多年的无所作为、失意、大材小用或压力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只是在“苟活”,然后在经过一段寂寂无闻的不懈坚持后,这些看似平凡普通的人会从行政助理、工程师或IT经理这些身份中脱胎换骨为酿酒大师、企业家或声名鹊起的艺术家。

世界很大任君畅游,人生还长君须一搏——开启全新的自我发现之旅

想要促成自己人生的转变,你必须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志趣所在,精准的识别出你最想要做的是什么事情。诸如“做一些有创意的事情”或“自己创业”这样的想法,太过于模糊不清,没有办法使你专注并执行。

发现和成就自我是一个过程,不必在意你的起点是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永远都不会晚。伟大如亚里士多德,也是直到他快50岁的时候才真正潜心于写作和研究哲学。岁月的沉淀通常使人变得睿智、坚毅、谦虚、有自知和有创造性,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快速发展的初创公司创始人平均年龄为45岁的原因。人在40至64岁之间的这个阶段,尤为独特,因为它是创造性思维和人生阅历与开启自我发现之旅擦出火花绽放出炫丽色彩的时期。一旦你踏上了征程,便需要坚持数年才能到达终点。而科学研究表明,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小进步,都会带来复合效应,帮助你逐步坚定地转变为你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如果你陷入了困境,感到难以坚持下去,那么请看看下面的例子:

一位名叫乔安娜的女性,她极富创意和天分,但却在20多岁的时候徘徊于不同的职业间,她当过研究员、秘书、英文老师……渐渐的,她变得越来越迷茫和抑郁,她感到自己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但她并没有任由这种感觉吞噬掉自己的勇气和理想,而是将压力转变为动力——既然已经遭遇了人生的低谷,何不就此放手一搏,为自己的理想而战呢?于是,如她后来所回顾的那样,她摘掉了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释放了自我,开始夜以继日地撰写儿童奇幻小说。

这部小说的名字叫《哈利.波特》,而这位“大器晚成”的女子叫J.k.罗琳。

好了,打起精神来,开始做正事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