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了,父母两种做法要不得, 只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文 / 90育儿
2019-04-17 18:29

飞飞是一个腼腆的小男孩儿,有一天,飞飞回到家,哭着跟爸爸说:"我的手工盒被大宝打烂了,我让他给我赔,大宝说不陪,还骂我。"如果你是飞飞的爸爸,这个时候你怎么回应儿子呢?

飞飞爸爸是一个粗犷的内蒙古爷们儿,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哪个是大宝?你跟爸爸说,爸爸去揍他,敢欺负我儿子,给我小心着。"这个时候妈妈却说,大宝为什么把你的东西打翻了呀?为什么大宝没有打别人的东西呢?你说说今天你在学校跟大宝发生了些什么?本来飞飞已经打算跟爸爸商量怎么对付大宝了,听了妈妈这句话,飞飞觉得很委屈,不理妈妈了然后拉着爸爸的手,两个人到书房去说话了。

当孩子给父母说自己受到了同学的欺负,父母的第一反应影响重大,到底该怎么回应孩子呢?其实,一般当孩子受到同学的欺负,就像飞飞这样,家长的反应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就像飞飞妈妈那样,为什么他只欺负你,而不欺负别人呢?

这种说法,言外之意就是你是不是有什么错呢?是不是你惹人家了?

我们想一想,当飞飞抱着委屈的心情回来给父母说的时候,她最想要的是父母的支持,理解,接纳,还有撑腰。对自信心很弱的孩子来说,当家长这么询问孩子时,孩子会下意识的想试呀,是不是我真的有什么错呀,为什么人家只欺负我呢?

这种孩子倾向于内在攻击,把所有的事情往自己身上揽,如果是这样性格的一个孩子,配上喜欢这样问责孩子的父母,会慢慢让孩子养成懦弱的性格。

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都会想,是不是我没有做好什么事儿呀?这件事情当中,我错在哪里?这和一个内省有自制力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内省的孩子是公正的去判断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而这些内心自卑,总是被父母打击的,孩子会一味的觉得自己做的不好。还是会陷入自我谴责的模式,这比起现实中受到的欺负更可怕。只会让孩子觉得都是自己的错,像飞飞妈妈这样的问法是非常不妥的,一定要尽力避免。

第二种呢,就是像飞飞爸爸那样,不问青红皂白,立刻准备抄起家伙就去给孩子报仇的这种。

飞飞爸爸这种第一反应,确实能给到孩子一些安全感,因为孩子觉得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受到了欺负,都有人替自己撑腰。

但是飞飞爸爸这种做法会让孩子也养成一种不去追寻事情本质,有事请先用无力解决,先让自己的气顺了再说,往往呢,没有给孩子引导,要去好好的看一下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孩子理解的欺负和大人理解的欺负我,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儿。其实很多孩子之间玩耍,一个孩子吃点儿小亏,一个孩子占点儿小便宜,这严格意义上不叫霸凌和欺负,如果父母不分青红皂白立刻报仇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偏袒自己的孩子。

那到底该怎么处理孩子之间的打闹呢?

像飞飞这样在学校觉得受到了同学的欺负,他内心一定是很难过地回到家跟父母说,最想要得到的是父母的理解,父母能够对他的感受感同身受。

如果飞飞爸爸妈妈听到飞飞这么说能够回应:"嗯,飞飞,爸爸确实听出来你很难过。爸爸能做一些什么让你的心情好一点呢?"

经过这第一步的反应,孩子就会愿意跟你再多说关于她受到欺负的细节,在这个细节中,你可以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去判断事情的本来面貌,到底是不是欺负?如果是欺负,站在你的角度,该去找老师找老师,该跟同学的家长坐下来聊一聊,就跟同学家长坐下来聊一聊,只有第一部安抚到的孩子的情绪,孩子才愿意跟你说,才有了接下来处理事情这个路数。

而且一定要避免三种情况。

第一种,当孩子回来跟你说,他受到欺负的时候,你说,这有什么呀,没关系,小事儿别在意。这样只会觉得,自己的靠山都不向着自己,平时还能依靠谁呢?

第二种,你对孩子说为什么人家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呢?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弱小。而且要是在受到了欺负,孩子也不敢在跟你说,只能自己憋着了。

第三种,你说这么点小事,你怎么能骂同学呢?

所以我们在对待这种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一定是接纳情绪,避免以上三种反应呢,你就能处理好孩子如果受到欺负的情况,不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受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