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男孩自杀留遗书字字是血:最该接受教育的,是父母!
“妈妈,当你看到这些字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
这是杭州一名15岁的初二学生楠楠(化名)在自杀前写给妈妈的遗书中的一句话。

图片来源网络
从遗书中可以知道,楠楠不只一次尝试过自杀。为什么一个正在花季的孩子会走到自杀这个地步呢?
楠楠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从小在妈妈的严格要求下,学习成绩一直在提升,最好的一次考进了年级50名,班级前三名。
但妈妈总觉得儿子还不够努力,不够上进。要考上好大学才能出人头地,成绩必须进入班级前10名,所以她一直逼孩子学习。
长期压抑下,楠楠不仅厌学,还越来越容易发脾气,不喜欢和同学交往,甚至玩手机游戏来逃避现实。并且还患上了抑郁症。
最终,自杀,终于成了他认为的唯一的解脱方式!
可悲的是,从头到尾,妈妈都不理解楠楠,自己那么辛苦地栽培抚育他,他却辜负了自己的期望。

每当教育出现什么问题,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的责任。可是,我们都忽略了,真正应该反思的是父母,真正应该接受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在一些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下,才会越教越难管,慢慢变成经常哭闹、尖叫、爱发脾气,沉迷手机电视、不爱学习,写作业拖延,胆小、自卑、自信不足……
然而,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多少父母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就已经上岗了?他们读懂孩子言行里的需求了吗?他们和孩子的沟通足够有效和顺畅吗?
我们这一代父母太迫切想要孩子成才,希望孩子按着自己规划好的人生路径去走,然而教育能不能成功,不是看你耗费了多少金钱,用了多大气力,而是看你的方法到底有没有成效!
如果父母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那么,你为孩子付出越多,孩子被废得越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