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老师打我头”,体罚和管教如何分辨?这位妈妈很聪明!
小时候,我爸每次来学校,都会对老师说:“我家兔崽子要是不听话,老师你就只管揍!”哎,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亲生的。
只是如今这个年代,很多家庭都特别宝贝孩子,孩子再熊,也容不得别人帮收拾。那孩子到了学校里,继续熊,老师把熊孩子给揍了,家长该如何处理呢?

“妈妈,老师打我头”,体罚和管教如何分辨?这位妈妈很聪明!
邻居家的小咪正在上三年级,是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小丫头片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班上的英语老师。一天放学回来,小咪委屈巴巴地抱住妈妈大腿,说:“妈妈,英语老师打我头,你可不可以给我转班。”小米妈妈心里咯噔一下,这个老师平时确实挺严格的。
第二天妈妈送小咪到教室后,去找英语老师,先简单询问了孩子的学习情况,然后再问道孩子被打头的事情。英语老师说:“你家小咪这次英语考得不好,我正在报分数,她坐第一排,看到自己试卷就赶紧偷走了。我只是用笔轻轻敲了她的小脑袋瓜,小丫头就迫不及待告状了呀。”
妈妈瞬间明白原委,女儿其实就是怕这位老师,所以小题大做,希望自己给她换班级。但尽管如此,妈妈还是对老师说:“孩子太皮了,老师您罚得对。只是下次能不能尽量避开头部,比如,打左手?”老师笑了笑,答应了小咪妈妈。
“妈妈,老师打我头”,体罚和管教如何分辨?这位妈妈很聪明!现在很多老师对于管教学生,都有些畏手畏脚,因为一不小心,本是想管教一下孩子,最后被家长认定为体罚,闹到教育局。

老师管教孩子是真的挺难,体罚和管教常被混淆,家长可按以下三种方式分辨。
1、错误的严重性
孩子在学校犯错,肯定也有轻重缓急,一般老师都会按照孩子犯错的严重性来进行惩罚,家长要了解事情经过,从而来判断老师到底是体罚还是管教。
孩子错误轻:其实对小咪而言,她的错误也不算大,老师及时的惩罚,算不上体罚,而是管教。若是老师真的是很用力地打,那才是体罚。
孩子错误严重:熊孩子犯大错,家长都恨不得拎起来打一顿,但是老师不能。老师给孩子惩罚的目的,是教育孩子,而不应该是恐吓孩子,比如对孩子拳打脚踢。所以即使犯错严重,“体罚”有度便是管教,没有度,便是真正的体罚。
2、老师的处置方式
作为家长,即不希望老师不管孩子,又不希望孩子被体罚,但孩子确实又犯错了,作为老师,还真的是挺为难。而此时,老师对孩子的处置方式,也能够看出是管教还是体罚。
罚站等无伤害惩罚:罚站应该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对于犯错罚站,只要不影响孩子听课、吸收知识,犯错后被罚站等,属于管教。
打左手等不影响孩子健康的惩罚:有些孩子确实难管教,言语上已经无法管得住,所以才有老师“体罚”一说。只是管教式的体罚,是以不伤害孩子身体健康为前提的,比如头部脆弱,打头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左手倒是可以稍微打一打,给孩子一个教训。

3、事前事后,是否和家长有沟通
孩子犯的错,已经上升到需要用“体罚”来管教,说明错误还是比较大的。此时作为老师,在事前事后,应该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和家长沟通好孩子的教育、管教问题,才是一个老师最负责的教育态度,同时也能避免和家长出现矛盾。

对于老师正确的管教,即使有时候加了点不伤身的“体罚”,老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此时家长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是不能排斥老师的做法的,适当提醒老师哪些位置不能打,还是可以的。但若是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的“暴打”孩子,那么家长也要为孩子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