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吼和从未被打骂过的孩子,长大后这6个差距,值得家长深思

文 / 童之梦
2019-05-03 21:21

“这么简单的都做不好,怎么这么蠢……”

“一共才几道题,做了一个小时还没做完,笨死了……”

现在的父母们呕心沥血想要培养一个全能、优秀的娃,但往往事与愿违,孩子总是磨磨蹭蹭就是不争气,很多时候家长都忍不住要对孩子大吼大叫,但吼过之后呢?多年之后,经常被吼和从未被打骂过的孩子,这6个差距最明显。

经常被吼骂的孩子

①缺乏安全感,不自信

幼年时期,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主要来源,如果父母经常大吼孩子,会让孩子的内心感觉到恐惧。变得自卑内向,没有安全感,害怕和别人接近,担心被别人嫌弃。他们缺乏自信、内心胆小怯懦,即使长大后,这样的性格也不会改变什么,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孩子未来的发展。

②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沟通能力差

在你大吼孩子的时候,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孩子的表情,孩子被吓的大气都不敢出。或许是孩子做错了,但是父母的大吼只让孩子看到了父母狰狞的面孔,但却不知道哪里做错了。或许是你错怪孩子了,但孩子辩解一句,被你吼骂十句顶回来,孩子还怎么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③性格叛逆,不服管教

可能小时候孩子不知道反抗,但当他们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又不知如何和父母沟通,孩子的内心也积攒着愤怒,会越来越叛逆,你越吼我,我就越犯错,你吼的再大声,就是不理你。

从未被打骂过的孩子

①细腻敏感

有些从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家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慢慢长大之后,也许别人的一个眼神不对,他就会疑心一整天,根本无心继续工作,生怕自己会让别人不高兴。

②拒绝分享不懂感恩

家长给孩子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可孩子却未必懂得感恩,甚至很多时候会拒绝分享,只顾自己享受。惯着孩子可不等于爱孩子,甚至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坑孩子”。

③飞扬跋扈唯我独尊

经常打骂孩子,无疑是一种病态的行为。偶尔打骂孩子,是大部分父母的作为。那些被父母深爱、从未被打骂过的孩子,更容易娇纵跋扈。

曾经有条新闻,一名小男孩因妈妈不让玩手机,连续抬脚向自己的亲妈飞踹了5脚,奶奶劝阻未成,妈妈却没有还手。

我就见过一个奶奶对自己家的一岁孙女能够打人笑得合不拢嘴,认为孙女打人是长本事的表现,还到处“炫耀、演练”孩子的打人本领。

虽说父母不能过于严厉地教育孩子、打骂孩子,但若孩子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也是家长教育的失职。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与行为习惯,而对孩子的坏习惯及时纠正、永不妥协。

任何事情走了极端必定带来坏结果,希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耐心地教育孩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的,有时候情感教育比道理教育更有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