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长不要迷茫,学会这4点很重要
堂姐家的孩子凡凡是一个帅气的小男孩,天生爱玩爱闹,在我们小区名气非常大。经常放学写完作业后,他一家一家的去找小伙伴,一群孩子在小区里玩闹,妥妥的“孩子王”。有一次我去堂姐家借东西,发现堂姐与邻居在一起聊天,刚好聊到了凡凡的事情。邻居:“凡凡真是个惹人爱的孩子,逢人就叫,那小嘴真的甜,你是怎么教的?回头我也教育教育我孩子!”

回去之后,我细细想想,凡凡的社交能力确实很强,带着一群孩子玩的这么好,还能给家长留下好印象,真的是让人省心。老人也常说“爱打爱闹的孩子,将来社交能力不会差”。那么对于这种活泼的孩子,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去对待呢?
一、 保持天性就好,不要过分指责
孩子爱玩爱闹,那会天性使然。况且一般小孩子都喜欢玩,天真、无忧无虑,这不就是孩子最可爱的地方吗?所以做家长的,不要过分指责孩子,只要不是又吵又闹不听话,家长尽量保持天性就好。一旦冒然让孩子做出改变,他的性格会变得内向,原来喜欢做的事情,后来都会害怕去做。
二、 多一些耐心
有的家长中午可能午睡,孩子坐在一旁玩玩具声音有些吵,家长上去就是一顿训。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好的,我们对孩子要有些耐心,自己发脾气,会让孩子心里产生害怕的念头,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多一些耐心,好好和孩子沟通,告诉他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中午的时候大家都在休息,你这样会吵到邻居,是非常不礼貌的。

三、 过分玩闹的孩子,了解原因为何
相信家长也有头疼的时候,那就是孩子非常吵闹,自己说了几句,孩子就又哭起来,一点道理都不听。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了解孩子爱吵闹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都说爱玩闹的孩子,社交能力都不会太差,这究竟是何原因?
1. 热情胆大
爱玩闹的孩子,平时里感觉就像是浑身充满了力气,精力非常的旺盛。他们的胆子比较大,不会怕生。接触新的小朋友,他能够很快的和对方交朋友。遇到了熟悉的大人,热情的叫上一声,就算是陌生人,也不会胆怯。
2. 脑子活跃,有想法
爱玩闹的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也会主动思考一些问题。例如玩玩具的时候,他会主动相出很多玩法,无形之中锻炼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他知道什么是规则,怎么做才能更容易让对方接受自己。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长不要迷茫!
第一、 做好自己的职责
父母是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是孩子最容易模仿的人。家长应该做好带头作用,做好自己的职责,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不要有脏话,教会孩子礼貌用语,这也是孩子主动迈出社交能力的第一步。

第二、 多让孩子与同龄人接触
我们做家长的还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孩子也有他们的小圈子。人是不能够脱离群体的,不然会变得孤僻,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也会变少。孩子与他的小群体玩耍,分享自己的疑惑、分享自己的快乐、分享自己的烦恼,就会一个小的交际圈子,有利于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就算孩子与同龄人发生了矛盾,如果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尝试让孩子自己去做出判断。
第三、 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地性格
人际交往是一个主动的过程,需要有勇气有热情。性格活泼的孩子,他们内心并没有“无形枷锁”的捆绑,能够很自然地和人打交道。家长带孩子出去,教会孩子遇人打招呼,要有礼貌的对待别人。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语言沟通能力,语言的魅力也是社交中重要的一环。

第四、 多培养孩子课外的兴趣
除了课本知识的学习,家长也要多发掘孩子潜在的艺术细胞。就算是不喜欢唱歌跳舞,也可以让孩子多读些书。从书本当中,孩子能够明晓很多道理,心智上也要更加成熟。
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是家长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在未来进入社会的时候,机会与进步都要更大一些。我是奶油妈妈,每天分享育儿知识,让你不打不骂教出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