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教育孩子都着急上火?“三脚凳理论”需知道,合理期望更重要
果莓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家长会发现在孩子2-3岁这个阶段时,想让孩子乖乖听话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早上让孩子自己穿衣服,他有可能会把整个衣橱弄乱,在衣橱里玩儿的很开心,把穿衣服的事儿完全忘在了脑后。吃饭的时候,家长想让孩子好好吃饭,结果孩子把果汁弄洒了一地,还总是趴在地上舔起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总是有很多让家长既好气又好笑的鬼点子产生,这也让很多家长感到头疼。

张姐因为看到孩子在家里乱涂乱画就给孩子报名了画画班,结果喜欢在家里涂画的孩子对画画倒是颇为反感。每次去上课孩子都要大声的哭闹一番,张姐使劲了浑身解数,最后孩子才勉强的和张姐出了门。张姐很纳闷,为什么孩子变得这么不爱听话了呢,再也不是之前那个妈妈一逗乐就张嘴笑的小暖男了。现在的宝宝倔强极了,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不!”张姐为此也是时常感到着急上火,对育儿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焦虑感。
什么是“三脚凳理论”“三脚凳理论”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伊丽莎白·克拉里教授在自己的一部非常受欢迎的育儿书籍中提到的理论。在《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这本著作中,教授第一次提出了“三角凳理论”。

家里有小朋友的家庭大多会有一张三角凳,这种样式的小凳子看起来更加的稳固。教授也这样认为,她在著作中阐述,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要像三角凳一样有“三条腿”共同作为重量的支撑才可以。而这“三条腿”分别是了解自身价值观、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期望、尊重自我需求。
教授在大量的研究案例中发现,这“三条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影响尤为明显,对家长来说准确的理解这三个方面,可以在育儿方面做得更加全面。显然这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也是家长加深自我了解的过程。
了解自身的价值观
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当家长过于功利的看待孩子的成长,那么孩子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影响。家长明确自身的价值观更加能够找到育儿的方向。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获得轻松和快乐那就适当合理的安排时间,不要让孩子被过多的环境压力所裹挟。
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期望
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不止是会对孩子产生有利的刺激,同样也会对孩子增加压力。当父母对孩子抱有合理的期望时,孩子才能从中获得正面的、积极的影响。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难于去完成,很容易产生沮丧、自卑的消极情绪。

尊重自我需求
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家长越发的把时间放到孩子身上,每天所有的内容都围绕着孩子进行,这样看似对孩子的教育很注重,反而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家长表现的有所欠缺。并不如那些拥有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相处融洽。当家长尊重自我需求时,反而对待孩子更有耐心。
父母的着急上火毫无用处,合理的期望才是关键朋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非常的重视,但是也因此对孩子的要求更为严格。期末考试孩子语文考了96分,但是朋友对这个成绩显然并不满意,因为孩子班上有几个同学考到了满分。于是朋友给孩子报名了假期的作文辅导班,希望帮助孩子查缺补漏。朋友急躁的心态也极大的影响到了孩子。孩子也有些急于求成的心理,在上了几次作文课后,发现自己的作文写作能力并没有大的提升,孩子便觉得特别沮丧。原本比较喜欢的语文课,却因为看到不成绩提高而让孩子有了抵触情绪。
当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显得过于急于求成时,孩子也很容易受到影响,不能够安静下来,慢慢的完成知识积累。同时,孩子的抗挫能力也越发的脆弱,面对小挫折就容易否定自己、质疑自己。这种教育环境不仅仅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育。

当家长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时,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这才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被环境所影响。结合孩子实际状况去设定的期望更加能够得到孩子的回应和配合。对孩子的教育表示关注同时拥有自我的空间,和孩子共同成长是家庭教育非常理想的模式。
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对孩子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清晰的描述
很多家长在形容孩子自身存在的问题时,很容易用笼统的词语来进行描绘。比如说我家孩子有点笨,但是不会对具体的情况进行描述。这样孩子就会接受到消极的心理暗示,同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清楚的认知和理解,并不知道自己需要改善的部分在那些地方。

发现孩子不良行为表达背后的诱因
比如当孩子有不好的行为表达时,家长关注行为背后的诱因更加能够理解孩子的行为方式。比如说孩子有攻击性行为,很多家长会觉得这是孩子调皮、不懂事的表现。但是耐心的观察下来,家长也许会发现这是孩子在寻求父母的关注。只有当父母准确的进行原因界定后,才能及时的给予恰当的干预。
开放式的问题解决方法
家长发现孩子对窗台上的花感兴趣,但是又担心孩子爬上窗台掉到窗户外面,那么家长就不妨把花盆放在安全一点的地方。孩子既可以近距离观察,又能有效的避免了安全隐患。这样开放式的问题解决方法要比简单粗暴的制止孩子更加有效果。
当家长发现孩子越发的难以管教时,着急上火显然不是明确之举。结合孩子的想法与自身的实际找到关系的平衡点,增加能够实现高效的育儿效果。结合孩子的实际来设定期望值,既不过高也不高低,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也会更有可能达到期待的教育效果。陪伴孩子一起长大要比一味的付出更能够看到孩子的成长。

那么,各位家长朋友们,您对三角凳理论是怎样看待的呢?看完文章后,您有哪些教育的启发呢?欢迎大家留言与果莓妈妈一起探讨!
我是果莓妈妈育儿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都会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儿知识,帮助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