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听话”的孩子,坏人也会同样也喜欢

文 / 企鹅童话
2019-07-18 10:09


“听话”,真是一个有趣的词。到底我们是希望孩子听话,还是要孩子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长大以后做一个有用的人?

为什么要让孩子听话呢?孩子可以不听话么?

答案是:孩子听话或者不听话,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大人无权干预。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孩子到底要不要听话;

去年刷屏的北大李悠悠实名举报事件,我看了20年前自杀的高岩的父母近期被采访视频。

白发苍苍的母亲哽咽着说自己的女儿,她很乖,从未让我们操过心。

我心里咯噔一下。

一个很乖从不让父母操心的女孩子,于是当她一路顺风顺水考入大学,在一所一流学府却遇到一个一流败类,她无所适从不知反抗不懂拒绝不和父母商量,最后心理崩塌自杀了事。

这样乖的孩子长大后,这个世界会抱以同样的善意和乖巧来配合他们长大么?

回答肯定是:不会的。

不听话的孩子操心啊,那要怎么教育孩子呢?我们先看看网友的观点。

A网友说:孩子就应该好好听话,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样才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帮助,所以一定要听家长的话。

B网友回应:孩子是独立的一个个体,家长应该听取孩子的意见,共同协商解决办法。

对于孩子“听话”这个问题,我相信每个家长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听话教育”一直都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思想。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越来越不听话的孩子,我们不由得重新审视孩子为什么要听话这个问题。

“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无限的,这就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发现和开发潜能,并且能够保护好孩子的这一特性。当规矩太多时反而抑制了孩子发展自由意志。

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位学历不低,事业比较成功的女强人妈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也是小到生活琐事都是严格的立规矩,孩子现在5岁了,按照妈妈的教养方式教育,孩子确实养成了很多“好习惯”。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楼梯间按电梯键,非要自己按,不让爸妈按,结果自己按不到就哭的不依不饶,好说歹说都没用,最后只能打一顿才结束他的无理取闹。

孩子过分“听话”才会出现上面的情况,可是静下心来想想这些问题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啊!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就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中国父母最难意识到的问题就是,亲子关系的本质是对话和协作,而不是控制和绑架。

在一次次自己选择和要求被否定的过程中,孩子内心的需求和判断标准,也同样被否定了。

心理学上讲“习得性无助”,就是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者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只被父母要求听话的孩子,往往是习得性无助感受最深的孩子。

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

如果有一天,在学校,孩子不敢表达,甚至不愿再去思考自己的主张,在社会中,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变得不自信,因为他不知道做完之后,害怕得到的回应有是否定,他真的“听话”到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见,就是我所乐见的吗?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听话”这样就能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殊不知越是“听话”的孩子越不容易长大。就像上面“高岩”事件一个多么“听话”的孩子,但是在坏人面前就是因为“听话”而酿成了大错,现在就家长悔之晚矣。

其实过度的“听话”教育,是害不是爱。孩子通过长期的“听话”教育,会形成一定的生活习惯,造成孩子遇事不懂得创新,不会思考问题,甚至还会养成逆来顺受,怯懦的性格特点。所以“听话”教育,一定要把握好度,过犹不及。

你是希望你家孩子听话还是……我在留言区等你~


内容来源宝贝听听公众号(ID:babytingtingvip),每天分享育儿技巧、女性情感文章,免费提供儿童故事音频以及社群公开课,如果对我的内容感兴趣,请搜索公众号“宝贝听听”添加关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