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孩子“说谎”,有没有必要?这个问题,需“分情况”而定

文 / 尼莫妈妈育儿师
2019-08-06 14:08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昨天,我带孩子去表妹家玩。她有两个孩子,一个是7岁的姐姐妞妞,一个是4岁的弟弟虫虫,他们姐弟两正在看电视。表妹见我来了拿出一袋零食,我们都很高兴地边吃边聊天。突然,虫虫就突然跑到房间去。我们后来觉得他进去有段时间,就去看看,发现他正在抓饼干吃。

他一看到我们,就赶忙把饼干放在身后。表妹问:"你是不是偷吃了?"他摇摇头说:"不是我,我没有。"表妹说:"你还说不是,你后面藏着就是了,不可以说谎,知不知道?"他点点头就跑出了房间。

接着我们就去到客厅聊天,我问表妹等下去不去游泳,表妹说:"不去啦,等下还有事,下次约你。"虫虫就说:"妈妈,你不是说今天都不出门吗,那就没什么事啊,你说谎。"

气氛有些尴尬,我就连忙说:"在家里也要干很多事的。那我们下次去吧。"

离开表妹家后,我就在想平时我们都在教孩子不准说谎,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在"说谎"。因为有时候生活还是需要点"谎言",比如"善意的谎言",像一个精心打扮的人问她自己今天穿得漂不漂亮的时候,即使一般般我们也会说:"还不错,挺漂亮的",如果说"好丑啊"会令对方伤心难过。

因此,面对孩子"说谎"的现象要分情况教育,不一定要全面严禁孩子"说谎"。

01 孩子从小就开始"说谎",但不一定不道德

常常我们会认为,孩子还小是不会撒谎的,孩子说的是真话,像在一些电视剧里问责谁的过错的时候,我们都会选择相信孩子的话。

但心理学研究发现,2岁的宝宝已经具有说谎的能力,但是他们的谎言十分拙劣,往往不戳就破。

他们会一只手里明显的拿着你的手机,然后告诉你说:宝宝没有拿妈妈手机。当你继续问"那你拿的是什么?"孩子会坦然的告诉你:妈妈的手机。

这只是一个开始,慢慢的,你会发现宝宝会把拿你手机的手藏在背后,然后摇头说:宝宝没有拿。但是眼睛不自觉的看向身后,并嘴角上扬。这就进入圆谎的阶段了,语言开始圆谎,然而身体和微表情却还是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

再后来,你会发现宝宝会闪着无辜的大眼睛告诉你:宝宝没有拿妈妈手机,是爸爸拿的。

这个时候,不仅语言上会圆谎,找到了替罪羊,还会在行为上将谎言贯彻实施,比如当妈妈去找爸爸拿的时候他立刻把藏在背后的手机放在一边。这差不多是3岁的宝宝日常。然后孩子会在以后的生活里不断说谎不断圆谎。

总的来说,儿童的谎言一般开始于2岁,几乎30%的孩子在此时学会说谎;到了3岁,几乎一半的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说谎;到了4岁,80%的孩子都会习惯说谎;等到了5-7岁,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习惯性说谎。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恐慌,孩子小小就开始学会说谎而且一直在说谎,但我们换个角度想,也就说明孩子说谎是必然的,是他们心理发展的需要,还有专家称会说谎的孩子更聪明。

因为他们在说谎过程中逐渐会这样思考:我知道我想什么到知道你想什么,再到知道你知道我在想什么,接着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所以我们要澄清一个错误的观念:孩子说谎不一定就是不道德的。

对于幼童来说,尤其是刚2岁的孩子,他们分不清现实和自己的想法,超强的意念和情绪也许也是说谎的原因,比如愿望、害怕、幻想、悲伤等等

比如我表妹的孩子虫虫一次哭着跑说姐姐扔了他的玩具,可姐姐坚定的说自己没有,是弟弟在说谎。虫虫说:我亲眼看到姐姐扔了!后来,他在沙发底下找到了那个玩具。实际上是虫虫找不到他很伤心,他需要找一个理由来解释这个现象,所以他坚定的以为是姐姐扔了,并说服自己他亲眼看到了。因为他们无法区分强烈意念和现实。

另外还有一种被社会认可的谎言是孩子高智商和高情商的表现,社会学家把这种谎言称为亲社会谎言,也是我们常常说的"善意的谎言"。

比如,你带孩子去朋友家吃饭,朋友做的饭非常难吃,但的确很用心的招待你们。朋友问宝宝:饭好吃么?宝宝如果看出朋友的用心以及说出真话会让他伤心,就说:阿姨,饭还不错哦,但是还有待提高哦。这样使用"善意的谎言"有助于孩子在学校社交上成为受欢迎的人。

02 孩子经常对家长撒谎,才更需要我们担心和反省

既然说谎是心理发育的必经阶段,还能预示着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那是不是小孩子说谎就无需担心呢?

这个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孩子年龄、说谎频次、说谎严重程度、以及对谎言的意识程度来分情况讨论。

  • 2-7岁的孩子

一般来说,2-7岁的孩子,关于真实和谎言的相关认知才刚开始发展,所以即使孩子频繁说谎,也无需太过担忧。但如果7岁之后还不能分清现实和想像,家长就要担心孩子的心智发展或者家庭氛围是不是让孩子压抑产生了心理问题。

  • 7岁以后

7岁以后,随着社会规则的加强、道德观的加强,孩子会发展出抑制自己说谎的能力,偶尔的说谎也无需担忧。

但是孩子经常对家长撒谎,我们就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想法了。因为有时候我们家长不希望孩子对我们说谎,不仅仅是出于道德上的教育,更多是希望能了解、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想法,以免孩子做错事或者受到伤害,这样也好更好地保护孩子。

所以孩子为了满足自己利益和欲望来欺骗家长时候,比如骗教材费用拿钱去打游戏、骗家长去同学家玩实际上偷偷去河边游泳,这些情况下就绝对不允许孩子说谎。一是不道德,二是孩子这样有安全隐患,三这样的行为会扩展孩子说谎对象和目的,不断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欲望来欺骗别人。

除了不允许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说谎,家长还要反省下自己平时是不是也为了满足自己利益和欲望而对孩子说谎,或者平时太过严厉教育孩子让孩子不敢对自己说实话。每个人都会本能地趋利避害,孩子知道做错了事会受到父母的责罚,如果父母过于严厉,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潜意识里要逃避责罚,就会选择向父母撒谎。

03 孩子说谎,智慧家长会这样教育孩子

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发现:当现实情境构成了足够的威胁和压力时,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撒谎。而且,研究者追问得越严厉,孩子们越可能撒谎、不承认自己的疏忽。

因此,当孩子说谎时候,我们要理智处理,不要一味地"批评教育",甚至给孩子贴上"小骗子"等标签。

  • 首先,我们要寻找孩子撒谎背后的原因。

我们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不是像机关枪似的批评孩子的不对,要表现出愿意听孩子说的态度,多些耐心引导以及鼓励让孩子自己解释。

比如蹲下来,或者说:"你告诉妈妈,无论你做了什么妈妈还是爱你的",因为有些孩子就是怕家长知道自己所做事情之后就得不到爸妈的爱,这对他们来说就和死差不多。

然后父母就对孩子说的话进行判断孩子是因为什么撒谎,是幻想性的撒谎还是善意的谎言,是因为害怕拒绝或受到威胁,还是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逃避惩罚而撒谎。

  • 接着我们就分情况做出相应的措施。

如果孩子在三年级还表现出幻想性撒谎,父母就要关注孩子的心智发展状况、带孩子看看心理医生,反思家庭关系或家庭氛围,比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是否和谐、是否经常忽视孩子等等。

(1)出于善良愿望而撒谎

如果是出于善良愿望而撒谎,父母要帮助孩子区分心思与行为的不同性质,不能完全否定孩子;可以教孩子中肯点地说话,像前面的孩子说的"还不错,但是还有待提高"。

(2)由于害怕拒绝而撒谎

如果是由于害怕拒绝而撒谎,父母则需要帮助孩子澄清观念,树立正确的自尊意识,培养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告诉孩子"好朋友不会因为你的拒绝成为坏朋友"

(3)受到威胁而撒谎

如果是受到威胁而撒谎,父母则需要了解事态,及时保护孩子人身安全,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4)掩饰错误而撒谎

如果是为掩饰自己的错误而撒谎,父母一定要严肃对待,当然严肃不等于严厉,父母需要与孩子多沟通,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

比如,当孩子做错了事,父母不用怀疑的口气质问道:"是不是你干的?"因为这种问法就非常不妥,反而容易诱发孩子撒谎。

而是换一种方式,语气再稍微平和一些:"这件事很不好,但爸爸小时候也经常干类似的蠢事。如果是你做的,爸爸可以帮助你,看看怎么办更好一点儿。"

在类似的引导下,当孩子做错事时,不会去想要怎么逃避惩罚,而会去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最后,家长要给孩子创造敢于对自己说实话的安全环境。这就要求家长自己也要诚实,不仅对孩子要诚实对自己的情绪也要诚实。因为,有时候你不允许自己接受孩子的哭泣、难过、委屈情绪的时候,就是在不接受自己的焦虑、烦躁的情绪。你否定孩子情绪,孩子以后就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总会说谎说"没事没事",在家长面前隐藏自己的情绪,或者动不动就发脾气。

如果你被孩子惹到了,焦躁了,难过了,你试着用语言把你内心的情绪说出来,比如说"你这样做令我很难过",而不是发脾气或者去打孩子,这样孩子与你关系更加融洽,孩子也更愿意和你表达心里的想法。

除此之外,家长需要构建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也就是你告诉孩子"无论你做什么,妈妈都爱你"之外,还要告诉孩子"你的错误行为会令我难过生气,有些也是错误的",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有原则的有要求的。

同时,要多留些选择权给孩子,让孩子与自己讨论自己的需要,我们也可以用与孩子商量,而不是不管孩子怎么与我们说我们都不允许。像我老师的孩子想养猫,他们就让孩子说服自己就给养。孩子就查猫的品种、猫的生理特点、收养程序等等,并整理了资料还画上漂亮的小猫给爸妈看,最后孩子不仅养了猫,还提高了写作能力。

当孩子说谎的时候我们并不要着急,想想我们自己有时候撒谎也是迫不得已。当我们换位思考的时候,就向孩子的心跨进一大步,渐渐我们就理解到孩子撒谎,莫非就是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引导,不管是幻想性撒谎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欲望而对我们撒谎。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