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园第一天,哭声一片,哭闹的6种类型看看你家娃是哪一种
今天是新生入园第1天,走到幼儿园的门口就能听到阵阵哭声。正好我女儿也是今年入园的小班新生,今早去送女儿之前就在做心理预期,告诉她一会到幼儿园里,有些小朋友可能会因为想爸爸妈妈而哭闹。
女儿听了以后,很坚定地跟我说:“妈妈我不会哭的,我还会去安慰小朋友。”
到了幼儿园以后,女儿果真开开心心地进了教室,甚至都没有回头跟我和宝爸说再见,班里有两三个在哭的孩子,看起来都是年龄比较小的。
女儿是下半年的生日,所以晚一年入园,在班里算是年龄大的。送到幼儿园以后才发现,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确实比小一点的孩子要适应的更快,哭闹的现象也更少一些。
正当我和老爸对女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感到欣慰的时候,没想到放学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放学的时候爸爸去接女儿回家,结果,女儿因为不想离开幼儿园,大声地哭闹了很久。老师们都被女儿的哭给逗笑了,其他小朋友都是送来的时候哭,而我女儿是在放学的时候哭,把幼儿园看得比家还亲。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在入园的第1天,有不同程度的哭闹都是正常的现象。毕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离开熟悉的家人,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分离焦虑,而哭对于他们来说是焦虑情绪的一个发泄。
初入幼儿园哭闹的孩子,大致可以分为6种类型。
一、严重哭闹型。
表现特点:
这种孩子的哭声简直是撕心裂肺,并且是听不进劝的,老师的安慰和鼓励都不奏效。而且这种哭闹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只要说去幼儿园或者是送到幼儿园门口,孩子就会哭。有的孩子甚至要哭一个月的时间,才会渐渐好转。
应对措施:
对于这样的孩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对孩子要多多的正面引导,鼓励他们。
对于孩子的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哭泣时间的缩短,次数的减少,这些都要及时的去肯定孩子,引导他们的行为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从众型。
表现特点:
这种类型的孩子多会受到别人的影响而哭泣,能看到别的小朋友哭的时候,自己也会受影响。

应付措施:
对于从众型的孩子要利用他这一特点,用同伴去影响他。想班里没有哭的孩子,比较活泼开朗的孩子,安排在这样的孩子旁边,用同伴积极的行为去影响他。
三、碎碎念型。
表现特点:
碎碎念的孩子,有的时候会一边哭一边说,有的时候虽然不哭,但是会焦虑地一直在自言自语,或者是向老师同伴倾诉。
比如一直询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才会来接自己”,一直念叨着“要回家”等。
这样的孩子通常是比较听话且内向的,他们是通过说话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焦虑情绪,而不同于哭闹的孩子,他们不会有过激的表现,但是会一直在碎碎念。
应对措施:
对于这样的孩子,跟他们进行沟通,是很有效的方式。孩子喜欢倾诉,那么,老师或家长就要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并且将你的想法告知于他们,给足孩子安全感。

四、拒绝一切型。
表现特点:
这样的孩子对于入园有非常大的抗拒情绪,他们的方式就是抗拒一切。抗拒幼儿园里的老师抗拒,抗拒老师组织的活动,抗拒加餐和午餐。
总之,他们对幼儿园里的一切都在抗拒,用这样的方式来对抗入园。
应对措施:
对于抗拒型的孩子,老师的耐心很重要。而家长,就是要做好后方工作,多跟孩子沟通幼儿园的有趣之处,向他们逐渐喜欢幼儿园。
五、身体不适型。
表现特点:
有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以后,会说自己头疼、肚子疼等身体上有不适的症状。但是回到家中,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其实这不是孩子的身体真的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焦虑生理上出现了应激反应,引发了身体上的不适。这样的身体不适更多是源于心理上的焦虑。

应对措施:
面对孩子初入园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一定要有充分的了解情况,排除孩子真的是有病理上的问题。
对于因焦虑引发的身体不适,在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以后,这样的情况会逐渐消失。
六、矛盾型。
表现特点:
想上幼儿园,又不愿意离开家人,送到幼儿园里哭,但是不让他去也不愿意。
这样的孩子充满了矛盾,想去幼儿园又不想跟家长分开。
应对措施: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要给予鼓励。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心软不送他去幼儿园了,这样会半途而废。并且这样的孩子从心里是想去幼儿园的,只是他在应对分离焦虑的时候还需要时间。
第1次进入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成长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不仅需要家长的鼓励和支持,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家长充分地信任孩子,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去适应新的环境,这也是他们成长的过程。家长也要信任老师,及时沟通,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快速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我是咩小胖,育婴师早教师更是宝妈,多平台育儿领域原创优质作者。有着多年早期教育经验,为家长提供个性化教育指导。欢迎关注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育儿更要育己,让我们跟宝贝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