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叫都没回应,不是孩子不想理你,可能陷入“非注意性盲视”
文|羊驼妈妈(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
同学经常因为孩子的事情而感到苦恼,因为孩子总是莫名其妙的无视他,这让他感觉到非常的难办。有一天同学家里来了一个朋友,同学便想要找自己的孩子出来打招呼。
可是喊了好几次孩子都像是没听见一样,最后还是同学强行的给孩子抓了出来。虽然孩子也向客人打招呼了,但是明显可以看见客人的脸上有了一些不愉悦的表情。
很显然,客人一定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没礼貌。事后同学也问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可孩子却并不知情。
其实有的时候孩子不搭理父母并不是孩子没有教养,这更有可能是“非注意性盲视”。所谓非注意性盲视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忽略你的态度,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大部分孩子都存在非注意性盲视,只是我们平常没有注意到而已。

一、非注意性盲视的几种表现
1. 看书时
当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看书上的时候,这个时候父母想要让孩子去做其它的事情,这就跟有可能让孩子忽略父母的想法。
因为他们并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召唤,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看书上,从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忽略。
2. 学习时
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也许是出于紧张的原因,所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想要让孩子理会一下自己,通常孩子都不会注意到的。
有的时候父母会觉得这是孩子没有礼貌,并非如此,只是他们真的没有意识到父母的呼唤而已。

3. 玩游戏时
在孩子执迷于玩游戏的时候,父母的呼唤同样也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正在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投入在游戏上,父母就算是走到了他们的面前,他们依然可以做到视而不见。所以有的时候非注意性盲视就是这么可怕,这也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错。
非注意性盲视其实就是孩子发育时,一种精神上的波动,简而言之就是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除了这件事以外的所有事情他们都是漠不关心的。
即便你好心提点他们无数次,他们依然可以做到视而不见。很多父母并没有察觉到孩子是否有非注意性盲视,不过我们更应该去了解还为什么会出现非注意性盲视。

二、非注意性盲视是怎么形成的?
1. 本能的不想专心
有很多孩子之所以非注意性盲视,就是因为他们本能的不想专心。就好比我们在给孩子系鞋带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把所有精力放到我们的身上,而是玩玩这个玩玩那个。
这就是典型的非注意性盲视,毕竟他们对系鞋带这件事情是不感兴趣的,所以也没有必要专心。
2. 过于探索其它事物
当孩子过于探索其它事物的时候,他们也会表现出非注意性盲视的状态。这个时候父母不论怎么去召唤他们,他们也是当做没有听见一样,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见。
孩子在某一件事情花费的精力太多了,也就会产生对其它事物不感兴趣的一面,这也很正常。

3. 因好奇而忽略身边的一切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孩子太过于好奇一件事情,所以对于这件事情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本能的产生了忽略。
就好比他们特别喜欢一个玩具,那么就可以做到爱不释手,他们会忽略时间,也会忽略自己到底有没有吃饭。父母之所以叫不动孩子,完全是因为孩子沉浸在了好奇当中。
非注意性盲视看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危害,但是一旦孩子因为专注于一件事情而忽略了其它事情后,很明显会让孩子的本质发生改变。
不仅仅会被人误会成不礼貌,过分的专注一件事情也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三、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改变?
1.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出现非注意性盲视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我们的身上。就好比孩子一直在玩手里的玩具,而我们想要让孩子孩子吃饭。
我们可以抓住孩子的手,轻轻地拍一拍他们的手,告诉他们:“宝贝,现在是吃饭时间,吃饭了以后再玩。”我们通过肢体动作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自然要比口头传达更容易让他们接收到我们的讯息。

2. 了解孩子的兴趣
我们同样需要了解孩子的兴趣,我们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兴趣的话,就不能改变孩子非注意性盲视这一点。就好比孩子如果喜欢玩玩具,那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
但是在尊重想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让孩子自主的完成一些有益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的引导了。我们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孩子,只要在不发生危险的前提下大可以不必理会。等到他们玩腻了的时候,就不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了。
3. 有耐心的教育孩子
我们在教育这类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我们需要把我们说的话重复好几次,才能够让这些孩子注意到。
所以我们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发脾气,如果总是在孩子面前发脾气的话,非注意性盲视非但不能够根治,还可能因为孩子太过于专注一件事情而没有察觉到你的发怒,最后吓到了孩子。
所以说非注意性盲视是需要良好的教育才能够改变的,千万不要觉得这种精神问题是一件小问题。如果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今后注定会成为一个大麻烦的。我们需要时刻关心着孩子的心态以及情绪,这样才能对孩子更好的爱护。

今日话题互动:如果你的孩子经常反应慢半拍,或者总是无视你的回答,你通常会怎么做呢?是选择直接告诫他们,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教育呢?如果说你也有针对非注意性盲视的办法,欢迎跟我们讨论一下。毕竟有很多父母都因此而受到困扰。
我是一位3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有关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扰,都能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关注我的账号,我们共同学习育儿知识,也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助到大家,让宝宝们可以健康成长。